本刊记者
2023年6月29日

宋秩铭荣休 卸任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一职

亚洲最知名的广告高管之一,大中华市场的开拓者,宋秩铭 (TB Song)在奥美的职业生涯长达40年。请看Campaign对他独家专访,畅谈过去、现在和未来。

宋秩铭荣休 卸任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一职

奥美6月29日宣布,其大中华区董事长宋秩铭(TB Song)荣休,卸任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一职。作为奥美在大中华区崛起的奠基人,TB与奥美同行长达四十余年,之后将以奥美大中华区资深顾问的身份继续协助公司及团队。 

作为广告业的先驱者,宋秩铭自70年代在台湾市场开启广告职业生涯,1985 年创建台湾奥美,1991 年出任奥美中国董事长,由上海开始拓展奥美集团在大陆的市场领域,之后于 1993 年成立北京奥美,1994 年广州奥美正式落地,2015 年创立青岛办公室,并于 2017 年开办深圳奥美。他于1994 年起开始担任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

自奥美进入大中华区市场以来,他与一众初创者用中国的方式吸收并诠释了创始人大卫·奥格威的理念,实现了奥美精神的本地化。他提出“尊重个人、尊重知识、尊重创意”的宗旨,成为了奥美在该地区经年不变的发展信条。

关于荣休,宋秩铭表示:“是时候该退了,让年轻人去走年轻人的路。坦白说,一路走来愉快多于遗憾,走过的岁月是无法复制的,更是幸运的。感谢一路陪我走过将近五十年的伙伴及家人。事实上,下一阶段整个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已近在眼前,各类技术迭代衍生出的新变化将会渗透至各行各业及我们的生活中,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审时度势,尽早做出反应与改变。期望我们继续维持创业的精神,并保留对品牌及创意竞争的能力。同时,随着时代的改变不断去检讨我们文化的根本及理念。”

奥美亚太及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韦棠梦(Chris Reitermann)对TB表达了感激之情。他说,“我非常感谢TB,他为奥美在大中华区奠定了卓越的基础,使我们和后辈受益匪浅。在他的带领之下,我们得以取得了如今广受尊敬的地位。我们非常自豪能够在继承他缔造的辉煌下走向未来。就我个人而言,我永远感念TB在28年前带领我进入奥美和这个市场。他一直是一位杰出的导师,一位值得信赖的参谋,他也是业内最富有智慧的领航者之一。我也十分感激,TB可以作为资深顾问,继续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指引和支持。”

2019年入选上海国际广告节“中国广告40年风云人物榜”,2010年曾被Campaign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宋秩铭与奥美一道,为推动大中华区广告业发展作出贡献。

Campaign 对宋秩铭进行了独家采访,谈到了他的入行经历、在奥美的长期职业生涯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关于荣休之后的计划,他说,希望记录自己的经历,“不想写跟奥美有关的”,但是“想写一些心情,和职场有关的。至于什么形式,现在还在讨论之中”。

Campaign:您年轻时是如何入行的?为什么选择广告行业?有什么话想对现在的年轻广告人讲?

TB Song(宋秩铭 ):我当年实际上是误打误撞。因为我是学银行管理的,所以我毕了业之后就去考银行。因为到银行都需要考试,但是我考了银行之后都没有被通知。刚好有个机会可以去一家广告公司就是国华广告公司应征。我就去应征了。然后他们说可以,你好像蛮适合,所以我就进去了。

但我进去了之后,大概过了两个月,银行通知我说,你被录取了,而且薪水是广告公司三倍还是四倍。后来我就想了半天到底要不要去。我觉得当时广告公司气氛比较好玩,所以我就待下来,虽然薪水低,每个月都要向朋友借钱,这样混日子,但是还蛮好的。我是觉得对于现在的业界年轻人而言,怎么讲,你就跟着直觉走。然后你觉得这个可能是你适合或者你喜欢的,那就试试看。

您当时还在奥美台北为何决定前往上海开拓中国大陆市场?

可能跟我的年代有关,我是一个相信社会主义的人。我们那个年代,听摇滚,反叛,做点不一样的事情,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我那时候就会想说,中国大陆既然改革开放,事实上可以尝试到中国大陆来看看,共产主义怎么改革开放,所以我那个时候想要经历这些事情。当然一方面我们在台北那个时候做得很成功。所以我们来中国大陆的时候,知道到底要怎么做,然后再配合对中国大陆的了解,这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上世纪90年代TB在办公室

那时候您有没有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冒险?或者是当时有一点点理想主义?

我觉得当然是有冒险,因为很多未知。当然同时也是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成分在。我们那个年代长大的人都是有这种理想主义—— 并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但是那个时候的人就会时刻保持乐观。即使会有一些风险,但保持乐观这种状态,会驱动你去做很多不同的尝试。

那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您在这个行业一直做了这么多年,而且一直在奥美?

应该这样讲,我应该算是比较幸运,因为我在奥美的整个过程,不断有一些不同的挑战,我在台北,要把当地市场的业务做好,然后前往上海打下新的基础,然后又到北京,再到广州等很多地方,公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尽管我的头衔是一直没有变的,但面对的挑战是不同的 —— 我工作的内容会面对不同的人、不同阶段的工作伙伴,所以我觉得我算是蛮幸福的,也蛮幸运的。

成为 “最国际化的本土公司,最本土化的国际公司”,作为奥美大中华区的掌舵人,您是如何看待和理解奥美的公司愿景呢?

事实上,我们一开始进来,公司的策略就非常清楚,就是本土化。本土化具体呈现在,培养中国的员工尽快成长,然后执掌公司管理的方向。

第二个,就是把国外公司的品牌带进中国,做好做强;再把国内的品牌做好做强,带到全世界各地。我们很清楚,这是本地化的核心。这一句话事实上是我们那个时候奥美公关总经理Scott Kronick(柯颖德)帮我们写下来这句话。他觉得这句话能够非常清楚地阐述我们对本土化的理念。我觉得也确实很具体,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我们要如何呈现我们的主体性,主体性来自清晰的自我定位及差异化。

作为一个很不同的市场,我们不能说中国跟美国一样,跟印度一样,跟欧洲一样,这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差异性,然后呈现我们的主体性,本土化是核心策略。

这些年来,您最骄傲的作品有哪些?您如何看待中国创意?

奥美中国事实上有产出一些很有影响力的的作品,比如说IBM,比如说摩托罗拉,比如说中国移动、中国银行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影响力非常大,而且示范了什么叫广告,什么叫品牌。但我并不追求戛纳得奖,因为戛纳是很西方的东西,对吧?在这个纬度上,中国事实上还没有到达如此鲜明的辨识度。我们事实上也有得过金奖,但是我觉得,时候还没有到,这个就是我讲的主体性。比如说,日本的广告,泰国的广告,事实上是很清楚的,你一看就知道,这是来自日本,来自泰国,但是我觉得中国还不到时候。我希望再过一阵子,我们的文化艺术电影的产业可以越来越在全世界有影响力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创意就会走到前端。

2003年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广告
2006年摩托罗拉广告

这么多年一直在奥美,您如何看待自己的管理风格对奥美在中国这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觉得基本上就是一个包容。因为对于创意人员或者说整个行业,包容是很重要的。你如何用优点,然后如何去补缺点,形成团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我觉得这样才能够形成真正好的团队。

奥美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怎么样形成团队,怎么找对人,然后如何去有一个很清楚的方向,大家朝一致的方向去走,这是我们不断在努力的东西。

您在40多年职业生涯当中有没有非常艰难的时刻?

(关于)人的决定,经常应该是最困难的时候。对于人的判断,事实上真的很难。有些时候,你可能不得不做这个决定。在有限的选择之下,你就必须做这个决定。做了决定就必须要付这个代价,然后如何来弥补这个决定。所以我在这个广告生涯里面,大概相对比较困难的,大部分都是跟人有关。

其实这个行业最终还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您的决定会影响到团队,会影响到客户甚至是作品吗?您会担心这些吗?

这个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这是这个行业的本质,对不对?你就是要面对。

做完这些决定的时候,您自己会有压力吗?

不会,做了决定就放下了。

一直有传言说,在中国广告界只有您见过David Ogilvy本人,您能讲讲这些经历吗?

好像是这样的。因为我就见过他两次。第一次就是我们全球的会议,全球总经理会议,然后我就跟他握个手。第二次,事实上是奥美台北通过Mr. Brown Coffee launch campaign拿到David Ogilvy Award,他跟我讲说,这个广告影片我实际上看不懂,但是这个广告影片在一年之内让客户的生意成长30%,所以他认为这一定是好东西。David Ogilvy很清楚,他说创意就是要服务最终的销售。那个时候台北大概拿到1万还是2万美金的奖励,这就是我唯二跟他碰面的经历。

1989年TB与Ogilvy合影 

您退休以后,奥美将有新一代管理层,如果让您对新一代奥美的管理者说一些话,您有什么寄语?

8个字:维持信念,拥抱科技。就是这样,很简单。至于信念会不会被修改,我觉得是他们的决定。科技,这是必须的,包括AI,包括ChatGPT,这个显然会对我们有很大的改变。你不全面拥抱科技,大概率就会被淘汰。

广告界一直是在追新潮流,您也聊到未来趋势,您认为如何能够做到在这样的趋势当中紧跟潮流?如何应对这些新潮的东西?

我觉得这是很难说的,因为现在还在飞来飞去,现在AI到底能够到什么地步,ChatGPT能够到什么地步,我觉得还要再过一两年才会比较更清楚。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一定会面对结构调整。到底谁要被淘汰,谁要保留,什么样能力是在这个环境里面会有存留下来,这是一个。

第二件是去中心化,我觉得代理商作为中间商,如果你没有很全面地拥抱(科技),你会被客户取代。所以这个都必须要事先想清楚,如何去全面拥抱这些科技,如何把客户带进这个范畴,我觉得这应该是可预见的。

创意产业人员流动率高。您怎么看待自己这几十年来在奥美和WPP大中华区人才发展和业务创新当中最重要的一些决策和改变?

我们对人是很重视,所以我们会培养人。我们会让好的员工有机会成长,这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然后我们也希望他在知识上能够不断成长,在经验上能够不断成长。他如果要离开,我们也祝福。他想要回来,如果是好的人才,我们很希望他回来。我觉得流动在我们这个行业是正常的,你必须接受。

以前大概25%(人员流动率),是正常的,现在有很多40%或者50%,那是不正常的。但是我觉得流动是好的,相对来讲creative service(创意业务),人的流动率比较大,account service(客户业务)流动率比较小。我觉得奥美长达这么多年,事实上我们比较自豪的是:我们资深人员流动率是非常低的。所以事实上这是奥美很长时间内能够比较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

2021年TB出席奥美中国大陆三十周年纪念活动

退休以后您会再继续写书或者写回忆录吗?

我不想写跟奥美有关的,但我会想写一些心情的,和职场有关的。因为我毕竟做了很久的职业经理人,所以我想把这些东西写下来。至于什么形式,我们现在还在讨论之中。从董事长之位退休之后,我还是会继续一段时间的公司管理咨询,可能会有几个客户我还需要面对。

来源:
Campaign Asia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2天前

DMA中国媒体数字大奖2024获奖名单公布

EssenceMediacom赢得Agency of the Year大奖,欢迎查看完整获奖名单。

2024年4月23日

麦肯世界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吴姝离职

麦肯世界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吴姝离职,将前往品牌方工作。

2024年4月22日

2024年4月22日摘要:Moves and Wins

campaign 一周摘要 人事变动 快讯 大中华区 亚太区

2024年4月22日

思媒思智:2023年媒介比稿量减少11%

Ebiquity对COMvergence2023年中国媒介比稿最新数据分析,洞悉2023年易手和续约趋势,同时预测2024年比稿量将增加两到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