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 Huang
2020年8月18日

中国品牌如何在海外获得更多自信?

现在到了拼质量的时代。

中国品牌如何在海外获得更多自信?

新冠疫情在全球造成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冲击,虽然有着疫情的巨大影响,中国品牌仍然在破浪前行。

根据六月底WPP与凯度联合发布的“2020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显示,全球排名前100名的品牌价值合计突破了5万亿美元大关,约等于日本的全年GDP。今年有创纪录的17个中国品牌进入了BrandZ全球100强榜单,比去年增加了两个。

虽然在榜单中,中国上榜品牌的合计价值增长了16%,几乎是全球增速的3倍。但今年对于中国品牌来说仍然是困难重重的一年。面对地缘政治的影响,有的品牌几乎是在“夹缝中生存”。

“对于中国品牌来说仍然有机会。”华扬联众(Hylink)北美总经理何俊轩在一次采访者对Campaign表示。“过去中国品牌在海外打的是价格战,现在正是提高品牌形象,融入当地市场的时刻。”

中国品牌在经历了最初的国际市场的洗礼后,已经开始逐渐掌握海外市场的游戏规则。何俊轩表示,原来中国品牌从名称到定位可能会有些拘泥于中国形象,然而现在走出国门的品牌已经逐渐本地化,从名称到形象定位都更接近于当地市场的需求。

“我们看到在海外很多做的好的中国品牌都有在当地市场有一个团队,对于海外市场的用户习惯也相当熟悉,”何俊轩说。“这些品牌都具有开拓精神以及奋斗性,对品牌建设有整体的概念。”

也许中国品牌是时候要变得自信了。一些中国消费品,比如手机等电子产品,在海外的销售价格已经和其他品牌不相上下。“中国品牌可以借鉴当年日本品牌1985年左右崛起的经验,”何俊轩表示。“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品牌打造。”

根据KPMG的一份2019年中国品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品牌在新兴市场被视为“更具信誉”(新兴市场消费者占53.3%,成熟市场消费者占40.4%)。在每一个产品描述中(如图4所示),新兴市场对中国品牌更为积极(成熟市场给了平均42.7%,相比起新兴市场的57.1%)。这些发现表明,新兴市场上较易接受中国产品,中国品牌同时应该利用这一机会。

 

来源:
Campaign 中国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20小时前

凯络携程共同发布《重返国际市场的中国游客》报告

基于携程的历史订单数据,凯络从全新的5大维度对新一代游客开展更加深入的洞察,助力品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出境游客。

21小时前

IPG盟博整合旗下品牌 推出全新Kinesso

IPG盟博推出 全新Kinesso,新实体将通过整合Kinesso、Reprise 和 Matterkind这三大品牌加速助推增长。

3天前

Tecno全球首席营销官白龙飞:出海品牌如何讲述本地化的品牌故事

Campaign独家专访:从全世界出差了解当地消费者,到应对Z世代的多变,Tecno全球首席营销官白龙飞(Laury)分享了他如何在营销中实践“Stop at Nothing”的品牌精神。

4天前

Campaign独家专访麦肯世界集团首席执行官Daryl Lee

在担任麦肯世界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一年后,这位前IPG盟博CEO,带领新团队在戛纳赢得三项全场大奖,他希望麦肯能重视其推动品牌转型的创意能力,同时表示创意不应将品牌表现的归属和测评让位于媒介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