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读

2025年4月26日

电通中国体育与娱乐趋势报告2025正式发布

解读影响当代娱乐消费与文化表达的八大趋势:电通娱乐全方位解读影响中国市场娱乐消费与文化表达的关键趋势,帮助品牌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赢得观众,打造真正能够与观众建立联结的内容生态。

2025年4月24日

EMA 2025 活动营销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Campaign 2025 EMA 活动营销大奖现场颁奖典礼正式公布获奖名单。这场营销盛典表彰了亚太区各市场别具匠心的品牌活动创意及其卓越成就。

2025年4月8日

AI聊天机器人广告将会颠覆广告业吗?

随着ChatGPT、Perplexity等聊天机器人迅速走红,Campaign最新文章深入探讨这一新型广告模式带来的行业变革,及其与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的竞争格局。

2025年4月1日

现实虽非吉卜力童话,但正在奔赴中

为何全世界突然痴迷吉卜力动画风?这场人工智能改造头像新风潮全解析:魔法世界、幻影天空,也涉及一些伦理困境。

2025年3月22日

多邻国全球传播负责人Sam Dalsimer 谈 “正能量的疯转”策略

作为“脑洞大开”的社交媒体策略和“走心“的”传播方式,多邻国Duolingo玩起了“先杀后复活”品牌吉祥物的戏码。

2025年3月18日

MBTI 性格测试如何深入营销领域

品牌运用这项著名的性格测试,不仅能将消费者与相关产品匹配,还能在营销活动中注入趣味性。那么问题随之而来:这个测试真的有卖点吗,还是仅仅作为社交媒体的热议话题?

2025年3月10日

理性消费者: 为什么中国消费者花得更精明,而不是更多

一种新思维正在重塑中国消费者 - 64%的消费者现在将情绪价值置于物质商品之上。现场娱乐、健康和自我提升比奢侈品购物更重要。对于品牌而言,如今,销售快乐比销售产品更重要。

2025年3月10日

汇丰160周年:首席营销官谈如何以香港为背景讲述品牌故事

为了纪念汇丰160 岁生日,岑卓耀(Cheuk Shum)与 Campaign 畅谈汇丰为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所做的市场营销推广、如何保持品牌的相关性,以及在如何在营销中突出香港特色。

2025年3月3日

中国并购:DeepSeek助推风投 AI创造新机遇

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活动今年起将从十年来的低点开始反弹。

2025年2月10日

OMG × 小红书 联合发布《品质数码行业种草之旅》

COE@OMG联合小红书平台最新力作,深度解析小红书对于3C数码行业消费群体的影响。

2025年1月27日

亚洲广告业正在为一场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贸易战做准备

没有贸易战?这是好消息。坏消息呢?分析师Ian Whittaker表示,中国经济困境仍有可能影响亚洲广告业增长,冲击奢侈品和汽车等行业。

2025年1月22日

2025年1月20日摘要:Moves and Wins

COE@OMG发布《2025中国营销趋势》| Yandex Ads 宣布,2024 年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 64% | 艾睿铂(AlixPartners)发布中国消费者年度调查

2025年1月21日

小红书突然在全球爆红背后的风险与机遇

上周,TikTok在美即将被禁而后事件又有反转,期间小红书用户数量暴增。面对从天而降的流量,营销专家们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

2025年1月15日

Spikes Asia 2025:对话香蕉气球王彦铠和邹扬

开业第一年就拿到了Spikes Asia金奖,这大大提升了独立广告公司香蕉气球的信心和士气。

2025年1月6日

Campaign独家专访新生代品牌战略咨询公司Ylab创始人李玉红

Ylab与博报堂联合推出亚洲Z世代研究报告详解八国Z世代,洞悉其购买决策。

2024年12月18日

Totem中国营销和媒介趋势2025:近半数营销人员考虑削减预算

TOP OF THE CHARTS: Totem第十份中国市场营销和媒介年度报告发布,被调查的品牌当中有48%计划削减预算,报告同时预计2025年和2026年消费者支出或将出现反弹。

2024年12月12日

IPG盟博旗下Magna最新预测:2024年亚太区广告经济将增长7.5%

IPG盟博旗下全球媒介投资品牌及智库Magna盟诺发布2024年12月版全球广告预测报告,分析并预测了包括全球70个市场的广告收入规模及增长。

2024年12月12日

Ebiquity解读宏盟与埃培智合并与中国媒介行业格局变动

新宏盟将登顶全球广告集团榜首,在中国大陆仍然排名第三位,2024前三季度中国大陆新业务净增6.91亿人民币,群邑与电通业务流失引关注。

2024年12月10日

瑞幸咖啡即将登录香港与星巴克正面竞争——其策略会奏效吗?

BRAND HEALTH CHECK: 瑞幸咖啡即将开店,Campaign咨询了专家,瑞幸的品牌策略能否在其急速扩张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