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了,“优雅克制”的美学准则。一个全新流行词——或者说一种全新风潮——正在社交媒体上疯狂蔓延:吉卜力风(Ghibli-fied)。
当前,互联网正痴迷于将日常照片转换成吉卜力动画风那样梦幻缥缈的境界。Studio Ghibli 吉卜力工作室是由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联合创立的日本国宝级动画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这家工作室已经创作了20多部经典动画电影,其中最负盛名的奥斯卡获奖作品《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和《千与千寻》。
所谓"吉卜力化"的图片,就是为平常的自拍加入梦幻的炫彩天空、高耸的魔法巨树,以及仿佛直接从宫崎骏电影画面里截取出来的宁静的原野。这种糅合了怀旧与奇想的标志性美学,如今已成为人工智能创意的新乐土——而人们显然对此也乐此不疲。
那么,这股风潮究竟从何而起呢?
上周早些时候, OpenAI推出了"迄今最先进的图像生成器"的最新升级版本。这一工具本以生成"精准、逼真的照片级输出"为目标,事实证明,它在复现吉卜力标志风格的手绘肖像和超现实景观方面表现也相当出色。
这股风潮如飓风般席卷社交媒体,就连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也难抵诱惑。他将自己的X平台头像进行了"吉卜力化"处理,并调侃道:"埋头苦干十年,试图用超级智能攻克癌症之类的。前七年半基本无人问津,后两年半又因各种事情遭人嫌弃。结果突然有一天醒来收到几百条消息:'看我把你变成吉卜力风小鲜肉啦哈哈哈'。"

看吧,Altman先生,网友都有自己的的优先级。规矩也不是我们定的——我们只是跟着感觉走。
果不其然,各大品牌立刻闻风而动。比如空客就晒出了自家BelugaXL运输机的"吉卜力风"版本,还顺势蹭了一波吉卜力工作室飞行主题情怀的热度。
#Ghibli stories have always celebrated flight — its freedom, its elegance, its soul.
— Airbus (@Airbus) March 27, 2025
So, obviously, our #BelugaXL had to join the trend.
How do you see the Airbus Family in Ghibli? Share in comments! pic.twitter.com/TisShO4MDT
The internet cannot get enough.
"everything is ghibli" pic.twitter.com/HX8xvQUWMr
— Kev.Ξth (@owocki) March 26, 2025
甚至有人将《指环王》的预告片都做成"吉卜力风"了。
少了点荒诞元素,怎么能算得上真正的网络狂欢呢?果不其然,白宫官方账号也来凑热闹——毕竟提到吉卜力工作室,大家最先联想到的当然是"执法人员给人戴手铐"这样的经典场景。白宫官方认证的X账号发布了一张AI生成图,影射上周费城发生的真实事件。
但是就像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产物一样,这场"吉卜力化"热潮也难免翻车。随着需求激增,OpenAI服务器不堪重负,Sam Altman 不得不宣布临时限流。"看到大家这么喜欢ChatGPT生成的图片很有趣,但是我们的GPU快要烧化了,"他在X上发文称,并宣布免费用户每日生成图片的次数将限制在3次。
消息一出,粉丝们哀嚎遍野,其中不少人原本就对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品的伦理问题不满。而要说最严厉的AI批评者,当属宫崎骏本人莫属。上周流传的2016年视频当中,这位动画大师在观看人工智能艺术演示时面露难色:"这简直是对生命本身的亵渎," 他的表情就像目睹了最可怕的噩梦一样。扎心。
宫崎骏的鄙夷态度引发了不少艺术家的共鸣,他们认为这场"吉卜力化"风潮是对工作室艺术价值的贬损。"看到大量吉卜力风格的人工智能作品默认被视为OpenAI新品宣传,实在令人沮丧,"作家Brian Merchant 在社交媒体上评论道,并直言这简直是对传奇动画的亵渎。
但是伦理争议和服务器崩溃都没能阻挡这样的热潮。
只需几张乏味的办公室自拍,加点AI魔法——看!我们瞬间都变成了宫崎骏动画里的角色,仿佛随时能在《龙猫》的森林里邂逅精灵(至少也能在背景里做个忧郁的路人)。这很肤浅吗?当然。甚至可能有点问题。话说又回来,既然AI能把我们无聊的工位变成吉卜力风白日梦,我们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再平凡的一天也值得被赋予一点魔法光亮呀。
看到Minnie Wang创作的这些奇幻大杂烩,不知迪士尼和宫崎骏两位大师会作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