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618购物节于6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上半年最重要的促销季,各电商平台都为618大促投入了大量资源。京东618号称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而第三次参加618的天猫亦称今年将创下“史上最大规模投入”。猫狗相争,京东是否能稳居618全球大促的C位?
上周,618启动一个小时后,淘宝和天猫的综合成交额已超去年前十小时的总成交,单单“聚划算”这一营销通道就卖了超过3000万件商品,拥有主场优势的京东首个小时销售余1700万件商品,而苏宁易购超10大品牌销售瞬间破亿。销售井喷背后是一线电商平台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巨头们通过玩转社交营销、下沉市场、新品首发等来竞得新客。
今年618期间,消费者在用京东APP购物时会发现,只要将京东首页下拉,进入“京东二楼”,点开视频,观看某个品牌或品类相关的短视频,然后回答视频西方的问题,回答正确即可获得红包奖励。“视频+电商”这一玩法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乐趣,又为品牌商家提供了高效运营途径。据了解,欧莱雅、雅培、惠氏、蒙牛等大众品牌参与了视频问答活动。
此外,京东宣布将在今年618期间和抖音、快手、微博合作,以小程序的方式接入抖音入口,扩大社交电商的战场。而通过新浪微博橱窗展示功能,京东首次向微博用户全量开放。
天猫也不甘示弱,阿里巴巴对今年的618促销活动做了大规模的投入,引入淘宝直播。其中由风投基金LVMH Luxury Ventures支持的街头服饰及球鞋转售平台Stadium Goods等美国品牌,兰芝和悦诗风吟等韩国品牌,以及日本化妆品牌资生堂将在618期间进行直播。天猫数据显示,大品牌仍是618购物节的引领者,多个顶尖大牌如苹果、海尔、美的、兰蔻、阿迪达斯等均在一小时内突破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
平台本身对商家的赋能也让今年的竞争比往年更为激烈。独立电商分析师兼《丁道师》公众号创始人刘丁丁表示,相比于过去主打的“互联网大促”概念,今年的618早已经升级到“线上+线下全产业无缝参与”。今年,京东到家将会携67座城市的10余万家线下店参与,京东汽车用品合作的超过3万家线下服务门店也将参与618购物节。京东今年也强化了反向定制的品牌厂商支持,鼓励品牌厂商和京东合作,洞察消费者需求,给他们推出更适配刚需的特供产品和服务,比如之前的京品家店。
与此同时,一直到6月18日当天,天猫预计发布150万款新产品,制造商准备在天天特卖平台上推出100,000件促销产品。通过这个平台,制造商能直接了解买家的喜好及消费模式,实时改变制造流程,紧贴市场需求。
刘丁丁表示,价格战之外,各大平台比拼的就是售前、售中、售后的综合服务机制,谁能让消费者敢于闭着眼睛购物,谁就有更强的竞争力。
然而,就物流而言,京东的物流时效似乎已被老对手苏宁超越。根据苏宁物流发布的618快递时效地图,苏宁物流的“当日达”服务已经覆盖全国78城市,可以实现“上午买下午到”,“次日达”的服务承诺。京东物流今年618期间不仅没有太多突破,而且出现配送、收货、订单出库延迟或暂停的情况。
不过这并没有阻止电商巨头下沉的步伐,在2019京东618全球品牌峰会上,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徐雷表示,京东将利用微信一级入口及微信市场的海量用户等独特资源,打造区别于京东现有场景和模式的全新平台,这将是京东深度挖掘微信市场、拓展三到六线城市用户的重要手段,这项业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上线并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