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舆论的重要性
香港舆论自由。道德、诚实和透明度是香港人评价政府领导和企业领导的重要标准。除权力和财富外,这些品质也成为衡量领导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建议香港企业进行自我审查,并在必要时做好规避风险的准备、适当改变管理策略。否则,一旦公众舆论认为企业缺失相关标准,企业将承担一切后果。
2. 社会变革和商业决策
本届有三候选人角逐香港行政长官——一位来自泛民主派,两位来自亲建制派。有趣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存在于两位亲建制派代表之间。也就是说,即使在亲建制派阵营内部,也有人对现状不甚满意。
最重要的是,民意调查显示港民也对现状心存不满。因此,社会变革已在酝酿之中。
虽然为时尚早,但企业应从中借鉴一点——不应基于“旧标准”进行商业决策。企业应倾听民意,了解香港市场的真正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未来的成功取决于实现港民所希望变革的能力。
3. 社交媒体:有人关注吗?
在整个竞选活动中,传统媒体给两位亲建制派候选人带来了重重一击。而且,完全在意料之外。
每每在传统媒体披露之前,社交媒体就对这些即将成为舆论热点的精彩故事大肆渲染。又每每在令人瞠目的真像披露之后,公众在社交媒体上热议候选人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虽然可以保持缄默,但企业和政府至少应通过社交媒体倾听民众的呼声。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沟通平台,企业和政府可藉此高效、实时地体察民意。
4.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并非每个观点都经过深思熟虑。企业绝不期望能够了解每一位意见人士的观点,但至少应抽出一定时间关注最具影响力的博客和微博。这一点不难做到,而且工具也是现成的。
5. 提升香港的竞技水平
大选活动期间,港民的最大呼声是对领导铺张浪费的愤慨和声讨。随着香港的中产阶级也要开始奋力维护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公众希望公务员也能身体力行。这可能会催生更多法律法规的出台。因此,企业最好关注立法委员会的日程项目。
© Haymarket Media Limit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