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2024年12月18日

Totem中国营销和媒介趋势2025:近半数营销人员考虑削减预算

TOP OF THE CHARTS: Totem第十份中国市场营销和媒介年度报告发布,被调查的品牌当中有48%计划削减预算,报告同时预计2025年和2026年消费者支出或将出现反弹。

Totem中国营销和媒介趋势2025:近半数营销人员考虑削减预算

品牌和数字媒介咨询公司Totem 发布了第十份中国营销和媒介趋势年度报告。本次报告是与Campaign亚太合作,基于对95个品牌营销高管的调研。受访者覆盖各行各业,多为大中型全球品牌,其中大多数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十年以上。

Totem创始人Chris Baker总结道:“尽管负面情绪普遍存在,但是有一小部分人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持乐观态度,认为经济(和消费者支出)可能已经触底,有望于2025年和2026年反弹。”

十多年来,Totem年度报告团队一直在分析中国营销趋势。2025年品牌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 中国经济整体环境已经从快速、不受限制的增长转向谨慎和审慎的新模式。过去几年,品牌情绪明显低迷。今年是这项调查以来,首次遭遇品牌大幅削减预算。
  • 在中国,市场营销和销售的成功仍然与社交商务密切相关。取胜的品牌都是在社交媒体上培养客户的专家,基于强有力的策略组合包括:网红、直播、社交小程序和私域流量。
  • 品牌营销和效果营销之间的裂痕将再次突显,因为企业都渴望转化率。消费者将有空间以大幅折扣购买他们喜爱的品牌。品牌需要定位于喜爱、信任并购买的核心受众。

营销人员对即将到来的一年,更多的是持中性态度,与2024年的结果相比,乐观或消极比例有所减少。然而,越来越多的营销人员近一半(48%)的受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减少营销预算。而根据调查数据,这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比例。

今年接受调查的品牌中,有三分之一(33%)认为中国的消费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相比之下,只有14%的受访者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在43%认为经济“中性(持平)”的品牌中,其实也可以假设其对当前形势表现出负面看法。

展望2025年,更多的受访者(83%)持中性至负面看法,只有17%的品牌高管持乐观态度。虽然持乐观态度的受访者数量继续下降,但是持负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也略有下降,从2024年的46%降至2025年的40%。

此外,58%的品牌表示,已经将部分注意力和资源从中国转移到亚洲其他市场。这一趋势始于2019新冠疫情之后,并一直持续至今。

总体而言,中国市场的营销预算面临下行压力,48%的品牌计划削减2025年的整体预算。

相比之下,尽管整体预算在下降,数字预算却呈现出积极趋势。此外,预计2025年社交媒体预算也将增加。

社交媒体和社交商务活动是中国线上营销成功的关键动力。45%的品牌预计会增加数字预算,51%的品牌计划在2025年增加社交预算。

与2023年和2024年相比,预计2025年所有领域的预算削减将大量出现。各大代理商和供应商将首当其中,预计削减幅度将是2024年的三倍。在这种情况下,效果广告以及网红营销在遭遇较少削减计划的情况下,相对更好地保持了增长动力。

2024年,小红书在品牌投资回报率(ROI)方面遥遥领先。与抖音和微信一样,小红书也被认为是2025年品牌投资的首选渠道。过去几年,小红书和抖音在排名上取得显著进步,微信继续保持品牌营销渠道前三名的的地位。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Totem还预测了2025年的25个关键考虑因素,包括中产阶级面临压力、港澳复苏、奢侈品牌面临压力、Z世代才是重中之重,以及如何更好地聚焦小红书。

报告来源:Totem Media

有关本文完整版,欢迎阅读Campaign亚太Nearly half of marketers eyeing budget cuts: Totem China marketing and media trends 2025

来源:
Campaign Asia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1天前

华人广告传奇莫康孙:奖项并非业务成就标尺

在上海,这位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的前任董事长接受了Campaign的独家专访。他坦率地分享了对中国作品在国际广告奖项中鲜有斩获的见解,透露了在服务三十六载后选择离开这家大型广告集团的心路历程,并向广告界的年轻才俊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1天前

多邻国全球传播负责人Sam Dalsimer 谈 “正能量的疯转”策略

作为“脑洞大开”的社交媒体策略和“走心“的”传播方式,多邻国Duolingo玩起了“先杀后复活”品牌吉祥物的戏码。

3天前

Spikes Asia 2025 入围名单揭晓

澳大利亚和印度作品领跑入围名单。

4天前

Campaign Red: 中国市场助推亚太区媒介新业务增长

2024年,亚太区媒介新业务较为活跃,主要受到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市场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