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2022年6月21日

汉威士大中华区CEO专访:国际视野 根植本土 始终求新

​Campaign独家专访汉威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伍雷Karl Wu,讲述疫情之下的收购之路,如何发挥创意优势,洞悉本土市场的千变万化。

汉威士大中华区CEO专访:国际视野 根植本土 始终求新

三月底,汉威士集团宣布收购“前线网络”Front Networks。前线网络现为汉威士集团成员公司,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滕懿麟(Felix Teng)曾留学法国多年。从2004年至今,前线网络凭借数字和数据驱动的优势,不仅服务于国际品牌,同时深度洞察本土品牌。

两个多月之后,汉威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伍雷Karl Wu接受Campaign独家采访,谈到了疫情之下的收购与整合,如何看待上海可能出现的外国人才离职现象,国际广告公司的本土化策略,以及疫情期间如何发挥创意的力量。

Campaign:选择收购前线网络是怎样的缘起?无论是从本地层面还是从全球层面,过程如何,中间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Karl Wu:首先,Havas(汉威士)集团对中国市场有坚定的信心和美好的愿景。在这个宗旨下,我们一直在中国努力地投入,发展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做战略上的发展,包括资本层面并购。因为中国广告市场有它的独特性,一个是我们的文化的特性,一个是我们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数字媒体、数字平台的独特性。这些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广泛地去看中国本地的优秀企业。

所以,我们首先一直是秉承着开放的态度,在不断的找寻。我们希望找到优秀的创新的广告公司,传播营销公司,digital、social、data、branding experience(数字、社交、数据、品牌体验)等等。

我们很幸运找到了前线网络(以下简称“前线”)。前线网络于2004年成立。2004年正好是中国的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的时候,前线应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从Web1.0、2.0、social、短视频,这一路走过来。

前线网络提供digital creative(数字创意)和digital solution(数字解决方案),很符合我们的战略发展方向。digital在中国有很独特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不光是反映在大的digital平台,包括它的媒体的运用、策划、购买等;同时也包括内容产出以及这些内容怎么在平台上彼此支持,相得益彰。这些正好是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应该说从战略层面来讲我们是互补的,从文化层面来讲也是一拍即合。

另外,前线有很多的国际品牌服务经验,例如劳斯莱斯、宝马、微软等等。一家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能有丰富的服务国际品牌的经验,这对它自身能力以及日常企业运作操守方面是极大的认可。这一点也是很符合我们Havas在中国发展的需求,因为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全球性品牌客户,它们要求以更加融入本土的方式在中国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Campaign:这两个月当中经历的两家公司整合过程感受如何?

Karl Wu:我们跟前线前前后后的谈判过程持续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当然,这里面有疫情影响的原因。人在遇到危机,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反而最能够显现出其真实的本事,反映真实的想法和品性。疫情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其实两家公司、两个团队有了极为充分的彼此了解。在过去两个月里面,我觉得我们的整合进程是十分顺利和流畅的。

我们同时在进行几方面的事情:一个是公司的运营系统的整合,比如IT系统,要达到国际公司的安全标准。这里包括HR系统的整合,以及财务系统的整合。

与此同时,我们在共同业务开发和业务互相借力方面在做整合和互补。过去两个月里,我们共同开发客户,有些客户是以前线为主,Havas赋能;也有一些是Havas主导,前线加入了一些我们过去不具备的能力,也正是我们做并购的一个最重要的战略原因。

Campaign:收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团队之间如何克服?

Karl Wu:Havas和前线的谈判和并购是在疫情期间完成的。

具体来讲,我觉得有几个障碍:第一,由于疫情大家无法见面。做重大的投资,能够面对面坐下来沟通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谈到一些细节,例如财务等等;见面沟通很重要,也是对双方chemistry建立契合和信心的重要过程。

第二点,由于疫情这短暂的停顿,大家的业务都受到了影响,有那么一段时间充满不确定性,对并购价值和长远利益评估带来了不少困难。

第三点,国际公司的合规模式跟国内的合规运作存在差别。既然要并到Havas体系里,就要符合Havas的运行机制。

在这样多重困难情况下,我们仍然成功完成了这一重大的投资并购。这也说明Havas对中国的commitment(承诺)和long term vision(长期愿景)。我们没有因为挑战而有任何的动摇。

Campaign:如果没有疫情,可能整个进程会加快很多。但是,刚才您也讲到,疫情让大家看清楚了更多东西,是不是从疫情将近两年的接触当中,也看到了更多的前线网络的潜力?

Karl Wu:举个例子,正是因为遇到了疫情,我们看到了这家公司的resilience(适应性),看到了它的韧性,更加让我们坚定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公司。

其实前线网络从2004年创办到今天,中间经历了不少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算是其中一个。这一次的疫情是全球最重大的一个特殊事件。前线再一次稳健走过来,所以说我们对前线有非常坚定的信心。

另外很值得提及的是,我在两年多以前第一次跟前线接触时所见过的七八位高管,直到今天全部都在。我签约那天很为之所感动。我们都知道,这个行业人员流动性很大,稳定的高管团队又让我看清了这家公司。

不管是业务能力还是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前线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投资的。

前线网络(汉威士集团成员公司)团队

Campaign:您刚说到疫情,居家办公期间,各大公司都在对自己的员工做一些心理甚至是物质上的支持,尤其是在上海。您能讲一下对员工的一些支持吗?

Karl Wu:我们是people business(以人为本)的行业。Havas属于Vivendi集团,再往上是一个更大的家族企业集团。所以在Havas,我们也经常会很骄傲地说我们是一个最caring(最有爱的)family group。

疫情之初, Havas迅速行动给我们的员工分发了两次物资。我们也特别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因为居家工作其实是件很辛苦的事儿,不分早晚,而沟通效率有时候你会觉得比较低,因为毕竟不是面对面的沟通。

总体来讲更累。除了食物这些保障之外,我们各团队开设了很多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游戏。比如说Havas有一个大健康部门,叫Havas Health & You,疫情期间,他们给出了很多保持身心健康的tips,做成了视频放在我们的视频号上。

这两个月居家期间,感谢团队的努力,我们仍不断赢得新生意。

Campaign:可以分享一下疫情期间您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吗?

Karl Wu:小笼包你们报道过,我觉得它对消费者洞察做得非常优秀,把湾仔码头做出非常有lifestyle的感觉,很潮。我觉得这就是Havas最独特的优势所在。我们擅于赋予品牌新生命力,让人眼前一亮。

在疫情期间,(2021年)Havas Events的团队为保时捷做了一次保时捷的品牌活动,保时捷进中国大陆20周年纪念,保时捷911限量纪念版汽车发布。我们在上海国际客运港设计了一个上下两层的舞台,车在下面跑,人在二层的平台上可以去举办活动。当时保时捷所有的跑车车型都能出现,你能够听到车的轰鸣声,你能看到车在你的脚下透明的玻璃下跑,你能看到艺术家表演,都在你的脚下,这是非常震撼的,打破了人们觉得没法在极其有限空间让车跑起来的一种思维。

疫情期间(2022年)Havas Events还(远程)在北京做了一个BMW的活动宝马全新7系上市VIP预赏品鉴活动”。因为是7系旗舰车型的换代,同时又是电动版7系全球首发。这时候我们的团队都在上海不能出差,基本上只有几位同事在北京当地,每天大家十几个小时各种电话视频会议的讨论研究推进。最后我们用客户的话说,你是remote(远程完成)了一个实体的event(活动),这也是客户从未有过的经历,他们对活动的结果非常满意。

(左)保时捷活动(右)宝马活动

Campaign:疫情之下,在大中华区,香港市场也经历了艰难时刻。您怎么看香港市场的现在和未来?

Karl Wu:在中国内地发展你可以先去想办法做规模,规模可以给你带来一定的商机。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的时候,大家可能再想去做精细化、差异化。而在香港一开始就要找准精细化、差异化。

我们在香港本身是多元化的服务,我们有创意、媒介、电商还有很重要的财经公关。香港仍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资本市场。比如说,去年我们在香港的集团博达浩华国际财经传讯集团(Porda Havas)仅IPO服务就做到超过100家的客户。

另外,从品牌方面,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几个领域,而这几个领域正好也不太受疫情的影响,例如奢侈品,lifestyle(生活方式)类别,还有财经金融。

当疫情彻底过去,入境政策调整以后,旅游业一定会起来。应该说跟过去两三年相比,我现在对香港非常充满信心。我认为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香港真的是会越来越好。

Campaign:过去两个月,很多外国媒体也做了一些调查,据说在上海工作一些外国人准备离开。如果有一些外国员工回国,您现在是否有一些预判或者准备?在人才问题上,您怎么看未来的不确定性?

Karl Wu:首先,人才一定是会去到他们认为自己更有发展空间的地方。人才要发展,人才想做事情,他们要有成就感,他们也要获得回报,所以人才要去的地方一定是他们认为有空间的,这是一个不变的事实。所以中国这个市场对人才,或者是具体一点,对外国人才还有没有吸引力,让他们是不是从这里可以获得他们个人的最大价值?我自己觉得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些外国人确实过去两年因疫情的原因,回一趟家探亲都变得困难,这是事实。短期内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到在广告行业里面来讲,确实跟早几年相比,外国人才的比例有一定的下降。我觉得其实这里面有些是固有的市场发展趋势造成的,比如说本土人的崛起。还有就是品牌在中国市场,包括国际品牌,都进一步市场下沉扩张,同时中国媒体平台更加的本土化,这些都会制造更多的机会给本土人才,或者是要求外国人才要比以往更加了解和植根于中国。

Campaign:其实您刚刚讲到了本土化,因为从整个前线网络的收购过程当中,我们也看到了Havas更加深入地走本土化的策略。有潜力的本地公司的崛起,您认为对大的国际公司会构成威胁吗?选择收购是一种更好的策略吗?

Karl Wu: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比如说以我们的媒体平台为例,中国的很多大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其实最早创业之初是学习了外国先进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不断改良、创新,适应中国,最后成就了今天中国独特的digital ecosystem(数字生态体系)。今天很多国外的平台也在学中国先进的东西。

换到广告这个行业也是一样的,4A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带来品牌意识和品牌国际化,让我们有翻天覆地认知学习。经过过去几十年飞速发展,造就了很多本地人才。很多本土公司的创业者和优秀的员工,其实也都有4A公司的工作经历。他们今天在自己的创业,在自己的体系里面,拥有更多的空间和灵活度,能够更快地去适应市场,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我觉得跨国广告公司有它的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和中国经济多样化的发展,也有一些需要去改善的地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就是要打开门,欢迎成功的企业和优秀的人才加入,给我们也带来新观点、新思维、新能力。

来源:
Campaign Asia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2天前

Agency of the Year 2023 年度代理商大奖亚太区获奖名单

2023 Campaign 年度代理商大奖 亚太区颁奖典礼12月3日晚在新加坡举行。请看完整版获奖名单。

4天前

Agency of the Year 2023 年度代理商大奖大中华区获奖名单

2023 Campaign 年度代理商大奖 大中华区完整获奖名单。

2023年11月28日

Media.Monks任命亚太区内容业务执行副总裁

Matthew Godfrey 加入恰逢 Media.Monks 业务发展新时期,他将为亚太区高管团队提供支持和指导。

2023年11月21日

Campaign “亚太40位40岁以下精英” 40 Under 40 2023评选结果揭晓

亚太区营销传播领域极具潜力的领导者榜单——其中9位入选者来自大中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