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戛纳国际创意节(2024 Cannes Lion Week)刚结束,经过漫长的一周,人人纷纷返回自己的国家,广告业恢复如常。我也在戛纳度过了这一周,像往常一样,戛纳热闹非凡,似乎比去年更繁忙(戛纳创意节主办方Ascential 报告显示,由于参赛作品数量大增等因素,广告节收入实现了 "两位数的强势增长")。一如意料之中,人工智能、零售媒体,以及广告对公司及其底线的重要性等话题均在讨论之列。然而,这一周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却是:亚洲在哪呢?
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日本则位居前五名。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市场也蕴藏着巨大增长机遇。戛纳国际创意节期间,WPP旗下GroupM 将其 对于2024年全球广告增长预期从 5.3% 大幅上调至 7.8%,而中国广告市场增长率大幅提升是主要因素。的确,TikTok在戛纳大放异彩,但是严格来说,它是一家更专注于西方市场增长的全球平台。亚洲公司在戛纳的表现则十分低调。
也许有人会说,那又如何?毕竟,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创意节更多的是关于全球行业总体趋势和洞察,而不是特定地理区域的内容(例如,几乎没有围绕北美或欧洲消费者特定需求的内容)。
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主要专注于自己的国家。显然,因环境驱使,中国有自己的媒体生态系统。日本亦是如此,当地代理集团占据主导地位,印度同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最后,正如我此前所言,广告代理控股公司大部分收入仍然依赖于传统西方市场(也许还有更实际的问题,例如参加戛纳创意节的费用)。
然而,在涉及主题和参与者的覆盖面之时,如果能有更多全球视角就更好了。亚洲市场一些流行的趋势在欧洲和北美等市场被视为潜在机遇,例如社交商务,亚洲视角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和Meta都踊跃参加戛纳活动,但是如果能将它们的做法与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中国公司进行比较和对比,将大有裨益。毕竟,所有市场都可以相互学习。
我认为这并不是谁的错。我曾以分析师的身份报道过 Ascential 公司,我知道他们热衷于实现收入最大化,希望提高亚太区的参与度(为什么不呢?) 此外,你不能强迫那些不愿意参加的公司和个人参加,而且考虑到这一周的费用,公司只有在认为值得的情况下才会参与。然而,戛纳创意节的做法也确实以北美和欧洲为中心,而全球顶级广告商总是在这里相聚,我认为多听听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对每个人都有益处,这样我们都能兼收并蓄。
一如既往,这并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