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ham Norris
2012年5月23日

关于与在华国际媒体合作你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作为一名有着十余年行业经验的新闻工作者,北京奥美公关顾问Graham Norris分享了与驻华国际媒体记者合作时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Graham Norris,北京奥美公关顾问
Graham Norris,北京奥美公关顾问

1 他们通常都是外国人

外国媒体机构驻中国大陆工作的记者大都是外国人。这并不是因为当地缺乏人才,而是出于法律因素:外国新闻媒体机构不能雇用中国公民作记者。但雇用当地“新闻助理”和“研究人员”从事疑似新闻报道工作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他们的付出只能通过令人尴尬的委婉说法(例如,对新闻报道的贡献)得到承认。但通常,大家都希望与来自国外的记者打交道,尽管他们可能极其熟悉当地环境并且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2 这样的记者并不多见

外国记者非常稀缺。这在许多国家并不鲜见,但考虑到中国的国土范围和产生的新闻数量(更不用提收集新闻的困难程度),在这里,记者的稀缺性比其他国家更加明显。

以一份著名的英文商业报纸为例,其在北京有五个记者,在上海只有一个记者,但采访范围却覆盖了整个中国。这意味着即使是最完美的媒体活动计划,也可能被当天的突发新闻轻松替代,且永无尽头。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Kim Jong-il)2011年圣诞节前的因病猝死为例,这条新闻取代了当时所有的新闻热点,而当时许多记者都在度假。

3 专家凤毛麟角

鉴于几乎没有记者到处走动,专家凤毛麟角的状况也就不足为奇。以一位驻任北京的记者为例,其不但要报道科技新闻,还要报道媒体新闻和国防新闻。而且,大多数新闻社根本没有从事医疗保健/医药行业报道的记者。这意味着新闻报道必须带有更多背景知识。也就是说,带有相关背景和佐证的翔实报道会更受欢迎。

4 他们生活艰辛

外国记者在中国工作会面临许多困难,一些困难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而许多困难却是中国所独有的。其中之一是签证问题。常驻中国的外国记者在这里工作所需要的J-1签证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拿到,且需要一年延期一次(通常要经过政府部门的面谈)。

五月份,由于对敏感话题的报道,半岛电视台记者的签证延期申请被拒,成为1998年以来首位有此遭遇的记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对中国新闻助理的威胁以及获得可靠新闻(甚至官方来源)的艰难,这都催生了一个极其令人沮丧的新闻环境。因此,要避免使用可能波及媒体信息的故弄玄虚之词。报道要直接、诚实。

5 他们不喜欢双重接触权

由于国内记者和国外记者开展工作的方式不同,公司倾向于相应调整方法,而这些方法通常都不利于国外媒体。而且,在报道风格和新闻角度方面也存在着根本差异。

公司通常只是在活动之后向国外记者发送一篇新闻稿,而不是尝试同时适应他们的报道风格和新闻角度,这就使国外记者不得不临时抱佛脚,而且感到愤愤不平。从这里可以学到的是,公司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国外媒体的因素,同时对两个群体的不同需求保持敏感性。

来源:
CLS Communication 协作翻译 / Transl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CLS Communication
© Haymarket Media Limited. 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4小时前

星传媒体中国任命首席客户官

Marc Leclerc晋升为星传媒体(Starcom)中国首席客户官。

4天前

Burson任命Maggie Lu为中国首席执行官

Burson博雅集团任命Maggie Lu鲁畅为博雅中国首席执行官。

2025年6月26日

2025 Campaign亚太 40 Under 40 报名最后两周倒计时!

2025年第13届Campaign亚太40 Under 40 “亚太40位40岁以下精英” 报名已经启动。最终报名将于7月15日截止。

2025年6月26日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销量翻红,背后有何玄机?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逆袭如何破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其增长势头能否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