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英国广告巨头WPP与贝恩资本(Bain Capital)达成协议,出售旗下数据和市场研究公司凯度(Kantar)60%的股权,该笔交易估值约40亿美元。
该交易将对凯度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凯度CEO Eric Salama、贝恩资本的董事总经理Luca Bassi及WPP首席执行官Mark Read就此接受《Campaign》的采访。
Salama表示,交易达成后,新的母公司贝恩资本将为凯度注入更多资本,改善公司的技术、人力等方面,并进行更多并购,这要比100%被WPP控股有利得多。自从2018年4月,WPP将出售凯度的消息就甚嚣尘上。凯度在全球雇佣约28,000名员工,Salama表示凯度一直以来经营正常,“并没有处于瘫痪状态。”
Bassi指出,市场研究领域仍然有不少增长机遇,虽然过去10多年来,WPP数据投资部门(包括凯度)的收入远低于集团的整体水平。他强调说,“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不论规模、行业还是地区,都需要更多数据、更好的解决方案去帮助它们分析。并且这些客户愿意花更多的钱,我们并没有看到这行呈现‘结构性下滑’的迹象。”
相反,新趋势是行业结构性调整。Bassi补充道,“客户希望以更快的速度获得更精准、附加值更多的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当然他们也希望价格更低。”
对此,他表示,贝恩资本之所以收购凯度,是希望借凯度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客户群来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业务增长。
他表示,“贝恩将对凯度进行一系列内外技术投资,提高管理层能力,同时,我们认为市场上有众多小公司 – 即所谓的技术颠覆者 – 或被凯度收购。”
对WPP而言,出售凯度多数股权取得的25亿英镑的收入,10亿将归还股东,剩下的用于偿还债务 – 偿债是WPP的首要目标,此前WPP就表示要将债务压缩到可控水平。
凯度的扩张
凯度CEO Eric Salama表示,在贝恩的帮助下,凯度有望在分析、电商及行为大数据方面进行更多收购。他说道,当凯度被WPP全资控股时,每年只预留3000万英镑的资金用于并购,“这点资金买不了什么。”
过去半年,凯度团队一直在规划公司的业务,包括加大推出部分新产品及服务,比如数据分析(一贯是两位数增长)和交易营销优化。Salama还希望能在工程技术和IT方面加大投入,来强化公司的自助服务工具等。
至于市场竞争问题,Salama否认有直接竞争对手,但是也指出有不少公司在做同样的服务,包括埃森哲、尼尔森、益普索以及一众科技创业公司。
不过相比于一直关注竞争对手的业务,Salama更关心如何提高凯度的服务。“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公司,而是怎么让我们的业务更相关、及时,能给客户带来价值。”
其他大型的代理机构也在收购数据公司,比较瞩目的有阳狮集团对Epsilon的收购,埃培智集团对安客诚(Acxiom)的收购。
不过WPP首席执行官Mark Read认为凯度与这些公司不同。他更感兴趣的是数据如何使用,而不是谁拥有数据,他认为“数据本身并不是目的。”
他强调,因为其媒体及创意代理商业务,WPP集团仍然拥有大量数据,而且还能继续深入凯度内部。
花旗集团及Liberum的分析师则表示,摆脱凯度的WPP能发展得更快,并且有望实现Read的目标 – 即到2021年向同行的增长水平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