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博报堂后,杨耀淙(Yang Yeo)将与该公司老将木村健太郎(Kentaro Kimura)联合主事。后者曾历任博报堂Kettle的联合首席执行官及执行创意总监。
杨耀淙自2014起掌管W+K中国创意业务,今年一月份时正式卸任。木村健太郎则将继续以东京为基地。博报堂方面表示,二人将合作提升员工动力和技能,并建立更强大的企业知名度,吸引新客户。他们的工作将包括规划、激活,公关及传统的创意业务。
显然,杨耀淙从全球最具创意精神的代理商转投博报堂令很多人不解。对此,杨本人在东京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自己与木村健太郎已经有八年的友谊,是此次跳槽的一部分原因。
虽然大型日本代理商多给人非常“公司化”的感觉(是好是坏我们不做评论),但杨耀淙表示对此并不担心。他透露,在与博报堂全球首席创意官Masaru Kitakaze坦诚交谈之后,他相信“能在这里尽情地做我自己”。Kitakaze还告诉他,“只要不断向前”就不要害怕失败。
杨耀淙说,成为日本大公司系统一员并不会让他感到不安。“我会积极投入,既不会将全球作风带进来,也不会被传统作风束缚。。。不一定非要有日本方式或西方方式才能成功,我们需要的是‘博报堂’方式。”
他还表示,雄心壮志的博报堂希望成为“享誉全球的创意代理商,只不过总部恰好在日本而已”,而不是简单的一家“日本代理商”。根据Kitakaze的解释,以东京为总部管理整个亚太区业务并不是很高效的组织结构。杨耀淙说:“我们希望深入各个市场,与当地的同事一起卷起袖子工作”。
目前,博报堂在亚洲的大部分客户都还是日资企业,公司未来希望拓展更广泛的客户群。这意味着提升提名度,而杨耀淙的加入有望能起到这一作用。
木村健太郎承认,想要提升整个亚洲区域各家办公室的标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认为由Irfan Ramli领导的印尼团队相对比较强大,而其他市场办公室目前实力还尚有进步的空间。他说:“我们还有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特别是在中国内地、泰国、越南和新加坡。”
目前,两位首席创意官还没有提出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案。但杨耀淙认为自己不会单纯地招兵买马,而是会先认真审视代理商内部情况。他说:“我们还没有充分挖掘内部人才。我们要看看如何培养他们并让他们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我们希望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对于他提到的最后一点,他认为广告这个行业对于“创意工作”这个概念应用太随意。他深信,博报堂的作品要打动真实的人,“不是通过伎俩,也不仅仅通过沟通。”
当然,如今广告代理商流行说自己能力很多,不是”只做广告的”。但实际上,目前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于制作电视广告。木村健太郎表示“市场设计”(market design)是博报堂理念中的重要一个元素,即“让人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最终让我们的客户受益”。
他以一个汽车品牌客户为例。这个客户在大卖产品之前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创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在日本,博报堂还积极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的各个项目,希望这样的能力能让其在亚洲获得独特优势。但是在新的领导架构下,这个愿望能否很轻松地实现还尚不可知。
木村健太郎表示:“我不认为日本与亚洲其他市场多么不同,当然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需要与亚洲人才更多层面地合作,这也是此次启用双人领导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