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Campaign亚太》,我们曾撰写过很多关于行业性别平等话题的文章。能够引领这一话题,我们深感自豪。我们已经发布了几十篇相关文章,内容涉及无意识的性别偏见、薪酬差距、性骚扰、女性辅导、领导岗位和创意总监角色长期以来的性别失衡等。
此外,我们还通过年度“营销女强人”(今年的入选名单刚刚公布)及“引领变革的女性”颁奖礼、会议及研讨会等推动全行业对女性的更多认可。我们还发布了以性别失衡为主题的原创研究报告。
尽管我们努力推动变革,但令人不安的事实是,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看法仍然以男性为主导。在《Campaign亚太》的平台上,你听到的绝大多数声音来自男性,因为我们最常接触的行业领导人和发言人都是男性,但也因为我们没有竭尽所能去积极寻找女性发言人。
一个经常被引用的全球性媒体自查项目发现,人们在媒体中听到、看到或读到的人物只有24%是女性,只有19%的消息来源人是女性。
在去年4月“引领变革的女性”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大型新闻机构参与的一项倡议:追踪其新闻报道中的性别失衡问题并采取相应行动。彭博社建立了一个数据库,用以监控其信息来源人的性别,并鼓励在金融等男性主导的行业里推广女性信息来源人。而BBC世界新闻则更进一步。他们不仅设定了到2020年让50%的播出嘉宾为女性的目标,还在去年4月初就实现了目标。目前,已有近20家媒体加入了这一50:50项目。
这样的性别配比到底是有利于新闻客观性,还是会导致各种其他配比出现?这一问题的确值得讨论。对很多媒体而言,最简单的做法当然是退出或干脆不作为。对此,《Campaign亚太》的态度是采取行动:对我们以前的报道内容进行审查,对今后的进展进行跟踪。
这一过程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整个夏天,我们不辞辛苦地梳理了过去一年的所有文章,追踪男性和女性消息来源人及专栏撰稿人的数量,以及有多少值得业界关注的男性和女性被我们报道。
我们发现,从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我们提及了1224名女性和2576名男性。换言之,有68%的评论涉及男性,只有32%涉及女性。去年5月,在为“引领变革的女性”做准备期间,我们在很多优质内容中关注了性别多样性话题,当时的性别差距最小,有43%的内容涉及女性,57%的内容涉及男性。但有些时候,比如去年11月,男性主导了我们77%的讨论。

虽然我们不能强迫更多的女性成为报道的主角,但在寻找评论来源时,我们可以更多地留意性别平衡问题。我们将继续审查统计,并在今后汇报进展。我们希望通过给更多女性发声的机会,为您带来更好地代表整个行业的资讯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