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瑞集团“I Sea”作品引发了广泛争议,被大量质疑、嘲讽、也被Apple App Store下架。其声称所合作的非政府组织也宣布与此app并无关系。在葛瑞宣布退回铜狮奖那一刻,这一风波似乎终于可以平息了。
看来,在备受指责之后,葛瑞终于肯深刻反省,找回一些人道精神,承认(至少是某种程度上)错误了?
是吗?来看看葛瑞昨晚发布的声明吧:
在戛纳期间,我们表示此app是真实的,其创意代理是新加坡Grey for Good,这一深受尊敬的慈善业务单元为众多非盈利机构提供过帮助。此外,Grey集团是全球收获创意奖项最多的国际集团之一,坚守最为严苛的道德标准。仅在今年我们就赢得了90个戛纳奖项,根本没有制作欺诈项目的必要。然而,面对不知名博主无根据、不公正、无休止的攻击,我们决定结束此事,退回此铜狮奖,这样我们的诚信就不会被丝毫质疑、不会有丝毫不恰当。有句谚语说“一切善举都要招致惩罚”,用在此处非常恰当。
无根据、不公正、无休止的攻击?一切善举都要招致惩罚?太匪夷所思了!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过很多陷入危机的品牌,也见过一些很失败的危机管理。然而,葛瑞在此事件全过程中伪善、狡辩以及幼稚的反应当属其中之最。
其实,这简直就是危机管理最好的负面教材。
在WPP巨大的网络中,难道没有公关代理机构或危机管理专家建议葛瑞该如何化解此次危机吗?显然,葛瑞要么是过于骄傲不肯听取建议,要么是过于愚蠢没有寻求建议。
鉴于此事件不仅仅是近期唯一案例,让我们再来为天下广大代理商解释一下:
· 你的宣称和作品都是会被检验的,往往是由具备专业知识的聪明人士检验的。当然,其中有些可能会居心叵测、不合理或错误。但是当很多值得信赖的人都达成统一意见时(在此次事件中这一过程很迅速),“集体智慧”开始出现,其中必然有(至少有)一定的真实性。
· 无论如何,或许在多年以前,坚决不松口、抨击陈述事实的人、装成受害者以及拒不承认一切错误的做法是行得通的,但如今不行了。这只会雪上加霜。
· 聪明的企业会选择谦逊表态、感谢批判者、承诺调查此次情况,然后期望所有的指责最终烟消云散。
· 更聪明的企业,不论做错了什么,都会理智地审视批评、深刻反省、诚恳道歉并承诺以后会做得更好。
· 然后,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大家会逐渐淡忘此事。
而葛瑞顽固的、对抗性的反应(这里有一个特别过分的例子)则导致了事件热度在原本早该平静下来之后不断延续。更糟的是,葛瑞承认作品没有帮到任何一位难民但依然维护作品,这使得“葛瑞”成为了欺诈,出产飞机稿的代名词,成为了以难民生命为代价骗取奖项的公司,就像Ali Bullock于昨日发布的一封言辞犀利的公开信说明了这一点。
葛瑞可以不遗余力地继续辩解说Grey for Good是一个“深受尊敬的慈善业务单元”,然而其行为已经让原本存在的一点尊敬荡然无存。
葛瑞也可以继续坚持自己有“最严苛的道德标准”,然而其在此次事件中表示出来的态度只能让大众对这些标准产生质疑。
当然,葛瑞还可以坚持说“我们的诚信不会被丝毫质疑、不会有丝毫不恰当”,然而,很遗憾,现在太晚了,这些话已经无法起到任何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