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妈妈
2019年10月23日

阿里妈妈总裁张忆芬“拥抱变化”

阿里妈妈大升级,迈入数字“新营销”时代。

阿里妈妈总裁张忆芬(花名:赵敏)
阿里妈妈总裁张忆芬(花名:赵敏)

对阿里妈妈来说,2019年可能是个特别的年份。

这一年,阿里巴巴走到第20个年头,马云正式卸任集团CEO,张勇接棒;这一年,阿里妈妈经过12年发展,举办了首届M营销峰会。这一年,阿里妈妈在向外界发出信号:一场属于阿里妈妈和品牌营销的重要转型升级正在发生。

阿里妈妈为什么要升级?今天的阿里妈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如何定义自己?近日,《Campaign中国》对话了阿里妈妈总裁张忆芬(花名:赵敏),从她的视角来解读阿里妈妈近一年来的变化。

女掌门履新,转型背后

2018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宣布新管理层调整和组织架构。张忆芬(赵敏)出任阿里妈妈总裁。架构变化后,将过去分别针对电商和品牌业务的团队进行合并打通,统一管理。

一系列变动之后,意味着阿里巴巴集团的商业数字营销中台阿里妈妈,开启了自己新的时代。

张忆芬并不是阿里的“新人”,早在2008年,她曾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淘宝搜索中心负责人,花名“蓉儿”。2009年张忆芬离开阿里,9年后的2018年,她以“赵敏”回归。

为什么重回阿里?这位曾被业界称为“搜索一姐”的女掌门人讲了几个原因:首先,她认可阿里的价值观,这点从未变过;其次,阿里妈妈所具备的资源和能量将带来更多业务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电商和广告方面拥有多年经验的她,意识到目前国内外存在很多差别——国外公司的电商和广告技术往往割裂,阿里妈妈却能将两者很好融合。“在阿里妈妈工作更直接高效,可以做到很多过去难以想象的事情。”她说。

重回阿里后,张忆芬也感受到了近10年间来自行业和公司的种种变化:国内成熟的数字化和电商环境,使得当下中国消费者在很多方面都比国外主动;阿里早已从过去的电商环境发展成为现在的一整个经济体,拥有更多不同资源;而阿里妈妈的技术也更为先进,在国际上都有一席之地。

从外到内,似乎都预示着阿里妈妈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最好时机。

阿里妈妈之所以转型,与张勇的新零售、商业操作系统等整体战略有关。在阿里妈妈M营销峰会闭门会议中,张勇谈到:“今天,阿里妈妈也要升级,因为我们要对品牌进行全域的用户运营、品牌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挖掘和建设,这意味着从产品定义、产品运营方式、服务体系搭建方式,都将完全不同。”

谈到阿里妈妈的转型,张忆芬说,阿里妈妈过去专注淘宝的商业化,主要做下链路的销售渠道,重点是卖货;现在则专注消费者运营,这是可以服务商家的最大资产,重点是全链路营销平台。“给予商家的价值不仅在于运营流量,还在于累积消费者资产。关键是如何盘活手上资源,开发更多机会。”

张忆芬认为,从外部环境看,消费者更为个性化,网络流量的焦虑是转型的原因。她表示,阿里妈妈的转型,实际上也是延续了阿里巴巴集团CMO、前任阿里妈妈总裁董本洪的全域营销思路,让新营销的实现方式更为落地。转型后的阿里妈妈,带入更多阿里生态内的资源,已超越过去单纯的淘内概念。

新机遇下,如何定义自己

阿里妈妈M营销峰会

当下,阿里妈妈的一大机会来自阿里巴巴经济体的赋能。阿里巴巴不仅有着全球最多的网络消费者人群,也有庞大的零售媒体矩阵。这对阿里妈妈意味着什么?“最多的消费者与品牌互动的商业数据。“张忆芬认为,这是零售媒体与其他社交媒体、内容媒体最大的不同之处。零售媒体的属性,可以预测消费者潜在的购买需求,最有可能帮助广告主实现最终目标。“这正是阿里妈妈的机会。”张忆芬表示。

另一方面,当前整个品牌营销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消费者的不可琢磨。移动互联网环境造就的国内消费者更为主动活跃,如何让国外广告主理解国内特殊的市场现状,成为一大挑战。举例来说,品牌在国外市场一般的成功路径,到了中国可能会失灵。中国消费者往往缺乏品牌忠诚度,却对新品牌“网红带货”的营销方式买账,这在无形中挑战了传统品牌。

在这些市场现象背后,其实是数据的洞察。数据就是决策,如果能以此和广告主沟通,就能找到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降低试错成本,避免大量时间和成本的浪费。

从电商营销,到帮助品牌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据智能的消费者运营,阿里妈妈转型后,接下来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打通”—— “一是产品间的打通,二是消费者接触场景的打通,这既包括类似淘宝和优酷之间的打通,也包括线上线下的打通。”张忆芬说,未来要把不同消费场景接进来,涵盖消费者生活中所处的不同情境。

那么,转型后的阿里妈妈如何定义营销行业中的自己?

“阿里妈妈主要是建平台、养生态,提供工具和基础,最终为客户服务的还是广告代理商。”张忆芬如此回应,她表示,阿里妈妈坚持开放的心态,希望和行业一起实现互利共赢。“阿里妈妈的重点还是在平台。”张忆芬进一步强调,这个逻辑正如淘宝平台,最终服务的是消费者,但需要商家去服务;阿里妈妈也一样,最终服务的是商家,但需要代理商等去服务,阿里妈妈可以提供工具和数据支持。

除了“平台”的定位,“商业增量”对阿里妈妈也很重要。正如张勇在M营销峰会闭门会上所说,所有的To B服务都应以是否获得市场增量来检验。张忆芬认为,消费全链路一定要反映最终成果,和生意成长有连接。

这也是阿里妈妈发布“Alimama Purchase Intent Index”(阿里妈妈购买意向指数)的原因之一,“用科学的方法来预测广告投入与生意成长间的关系。”张忆芬在峰会上谈到。张忆芬坦言,新指数可以更好“理解和影响消费者”,具有长期意义,广告主能借此了解如何改善业务。

在阿里巴巴的“新六脉神剑”中,张忆芬最喜欢“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数字营销时代,中国消费者和市场都在经历着巨变,“拥抱变化”成为当下最好的应对方式。随着阿里妈妈在这个时代做出“转型升级”的选择,数字时代的“新营销”已来。

来源:
Campaign Asia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3天前

Campaign AOY大中华区颁奖典礼 WPP赢得大奖 电通强势回归

奥美和传立共获得2023年度代理商大奖大中华区24个奖项,而电通集团则以17项大奖的成绩强势回归。

3天前

Agency of the Year 2023 年度代理商大奖亚太区获奖名单

2023 Campaign 年度代理商大奖 亚太区颁奖典礼12月3日晚在新加坡举行。请看完整版获奖名单。

2023年12月6日

Agency of the Year 2023 年度代理商大奖大中华区获奖名单

2023 Campaign 年度代理商大奖 大中华区完整获奖名单。

2023年11月28日

Media.Monks任命亚太区内容业务执行副总裁

Matthew Godfrey 加入恰逢 Media.Monks 业务发展新时期,他将为亚太区高管团队提供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