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参与谈话。在推特上,回复和评论各自单独出现在反馈栏里。而它们在新浪微博里就像在传统博客里一样都被列在一个条目下。因此关于一个具体条目的整体讨论都能被显示在一个地方。这使得营销商不仅能够展开一个讨论,也能够使自己处于谈话的中心地位。
2. 认证用户。和推特一样,新浪微博上也有认证用户,即V用户。那些身份得到验证的用户的页面上,会有一个V字母。这些认证用户通常对营销来说更有价值,同时得到认证的用户也会有一些优势。
3. 整合、整合、整合。微博在中国是与其它的拥有大量用户并能在更广大的受众群中自动展示的网络平台相连接的。营销商应该意识到这点并能利用与其它社交传媒的媒介整合后所带来的优势。
微博与其它较传统的平台的连接也保障了来自政府的认可。为获得更大的影响,你的社交传媒力量也需要同步放到线下活动中,你的消费者在各种线上和线下的传播环境中游离,所以你的品牌宣传应该在两者中同步进行。
4. 一张图片能传达上千个字。新浪微博在分享图片和视频时有着一个更加简洁的解决办法。可视附件能在不离开新浪微博页面的情况下得以轻易浏览,这是对于营销商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调查显示一个带图片的帖子比纯文字的帖子多出了20%的浏览量。
新加坡旅游局运用了这一策略并在他们的微博里播放可视资料。例如在9月12日,这个日期的发音类似汉语的"就要爱",所以新加坡旅游局在微博上推出了一个活动鼓励读者通过微博上张贴的一个汉字图片对其朋友和家人说"我爱你"。在2010年末,这个图片已经被传递了七千次,为这一新加坡品牌赋予了温暖的情感,同时也吸引了其目标观众。
5. 知识就是力量。在导航和搜索方面,微博的门户页面比推特的更加综合。在微博的页面上列有许多可供营销商所用的信息,例如某个微博的流行程度,或如何找到谈论某些特殊话题的微博。这使得双方额外价值的获得和个人微博表现的衡量都在中国成为了简单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