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ic Wong
2014年6月16日

戛纳评委讲述:媒体奖项评审严格,独树一帜才能入围

宏盟媒体中国及香港区执行合伙人黄国文(Deric Wong)与我们分享了他参与戛纳广告节媒体奖评审的心得。

戛纳评委讲述:媒体奖项评审严格,独树一帜才能入围

我当时并不知道将会面临什么状况,虽然我听说过这一评审过程(历时三天)非常艰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事实的确如此,不过辛苦的付出是值得的。

40位媒体类奖项评委(如下图)被分为八组,每组五人(很简单的逻辑)。今年报名参赛的有3,100多件媒体类作品。我当然没有参与全部作品的评审。所有参赛作品根据评委组的数量平均分配。每一天每一组评委都要评审110至150件作品。可以想象,如此巨大的工作量让我们很疲惫,但是却获得了很多的灵感。第二日和第三日,所有的评委都会被重新分配到另一组,所以这也是与同行交流(晚上我们常常会去吃饭、喝酒)的好机会。这三天期间我们的话题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能够放下分歧,探讨出色的(以及不怎么出色的)作品,感觉很好。

当然,能够脱颖而出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能入围的作品都值得庆祝。绝对可以为此开个庆功会,因为能在31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前10-15%,的确不容易。我参与的评审小组所分配到的类别是:品牌及赞助内容置入、使用特殊事件和特技/现场广告、商业公共服务、音频使用以及整合媒体使用类。如果你对品牌内容置入以及音频使用类别的作品有兴趣,这里是我的一些主要心得(不会涉及作品信息)。

音频使用类

  • 音频内容需要传递价值、为品牌以及消费者解决问题。而不能仅仅只是在广告中提及品牌。
  • 考虑一下音频内容如何能融入消费者所在的环境、如何融入这些内容在被接收时的情境,比如接收前后的对比效果。
  • 创造新内容总是很好,但是一定要考虑内容所能利用的技术及科技新手段、内容播放的平台(任何有声平台都可能带来很好的互动机会)。
  • 虽然内容通常是由品牌创造的,但是消费者的参与才能让这些作品更有意义、更有启发性。
  • 音频制作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他们都可以提供让作品更有效的机会。

品牌及赞助内容置入类

  • 品牌合作与赞助是很普遍的做法,但还有其他的方式。
  • 比如利用与品牌无关的形象(不仅是人物形象)作为品牌联系。
  • 在社会问题的探讨中融入品牌信息(同时还能巧妙地达成广告的目的)。
  •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能被创新地利用。虽然技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创意。在大众广告中使用品牌标识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认知度,但未必能带来参与和互动的效果。
  • 不一定需要创造新的内容,可以使用现有内容来传递品牌信息。
  • 不要忽视了富媒体所带来的机会。如今的各个平台基本上都已经相互连通了。
     
来源:
CLS Communication 协作翻译 / Transl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CLS Communication
© Haymarket Media Limited. 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2天前

星传媒体中国任命首席客户官

Marc Leclerc晋升为星传媒体(Starcom)中国首席客户官。

2025年6月26日

Burson任命Maggie Lu为中国首席执行官

Burson博雅集团任命Maggie Lu鲁畅为博雅中国首席执行官。

2025年6月26日

2025 Campaign亚太 40 Under 40 报名最后两周倒计时!

2025年第13届Campaign亚太40 Under 40 “亚太40位40岁以下精英” 报名已经启动。最终报名将于7月15日截止。

2025年6月26日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销量翻红,背后有何玄机?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逆袭如何破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其增长势头能否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