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ncer Wong
2017年8月9日

观点:中国的主导地位将香港创意置于陷入同质化风险之中

导读:在中国的压力下,香港地区广告人的创意精神正遭受阻碍。

观点:中国的主导地位将香港创意置于陷入同质化风险之中

今年是香港回归中国的20周年。

中国政府承诺给香港50年的持续自由。但现在看来,这似乎更多的是通向转变的宽限期。最终,我们香港人必须适应中国政府主导的生活方式。

在国内的变化加剧了这一趋势。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放缓,政府在政策层面越来越多地将香港向内地企业开放,大量资金流出内地,现金的无情涌入使香港房地产市场飙升。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黄金地段的商业地产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使香港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地产市场。

可以说,中国在香港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64%。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的涌入,反映出香港作为商业中心的角色发生了更大的转变。当时在香港回归的时候,它被视为外国人进入中国市场的探路石。但在过去几年里,我听到的一个普遍观点是,香港更多地成为了中国内地与广阔世界的接触点。

与此同时,香港广告市场在2016年的支出同比下降了13%,是1997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削减程度最大的是化妆品、护肤品、洗浴用品和日用品品牌,而银行、保险和旅游业品牌的降幅较小。数字媒体和移动端广告宣传有所增多,这并不让人意外。但让人意外的是,电视、公关和户外广告依然强劲。一个重要的议题仍然是关于品牌的社会价值——不仅只为提高知名度,而是如何将其转化为销量。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接近饱和,我们需要问一下这对香港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之匹配的庞大人口规模。这加速了传统媒体和品牌的转型——要么被迫适应,要么消亡。现在,消费者参与的民主化需要我们广告人来推动。

我相信,香港的创造力最终会面临风险。总的来说,中国内地重视的是规模,“与众不同”并不一定被认同,而同质性通常才是王道。或许这一情况也在慢慢改变,但香港业界仍有陷入这种心态的风险。我们不能失去对创意和本地认同感的尊重。正是这种尊重在激发我们的创意,引领我们脱颖而出。

我们大家都需要保持香港独特的创新意识,以确保本土广告行业继续繁荣发展。


作者:黄光锐(Spencer Wong)是McCann & Spencer(麦肯香港的别名)主席兼首席创意官。

来源:
Campaign Asia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2天前

Campaign亚太 首届 50 Over Fifty 获奖名单

Campaign 首度推出50 Over Fifty 50位50岁以上精英榜单——这些行业领袖凭借坚韧的品格、丰富的经验、薪火相传的导师精神以及创业热情,持续推动营销传播行业发展。

4天前

Women to Watch 2025 早鸟报名倒计时一周

Women to Watch 2025 年度榜单报名已经启动。截至2025年5月6日可享受早鸟优惠。

2025年4月28日

阳狮集团任命明思力中国和Publicis Influence中国首席执行官

明思力中国董事总经理张珲杰(Liza Zhang)升任新职位,作为两大品牌负责人,她将统管上海、北京及广州三地超过300人的专业顾问团队。

2025年4月26日

电通中国体育与娱乐趋势报告2025正式发布

解读影响当代娱乐消费与文化表达的八大趋势:电通娱乐全方位解读影响中国市场娱乐消费与文化表达的关键趋势,帮助品牌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赢得观众,打造真正能够与观众建立联结的内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