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今日发布2019微信数据报告,月活账户数达11.5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6%,午饭前和下班后是微信活跃高峰。
报告中,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 公众号打开活跃高峰是晚上约21:00,年轻人喜欢看动漫,中年人看孕产育儿。
- 小程序打开活跃高峰期是午饭前后和下班晚饭后,年轻女性青睐电商类,中年女性则喜好文娱类。周末人均使用外卖小程序次数比工作日增长93%,周末人均使用购物小程序次数比工作日增长53%。
- 小游戏打开活跃高峰在晚上约20:00,年轻人更爱聚会桌游,青壮年热爱经营农场餐厅,老年人独爱益智答题。
- 朋友圈男性更爱分享工作、游戏;女性更爱分享美食、情感。
微信搜一搜数据显示:
- 十大新闻热词依次是黑洞,巴黎圣母院,扫黑除恶,大兴机场,70周年,一带一路,中国女排,超级月亮,垃圾分类,贝聿铭。
- 十大流行语为我太难了,小姐姐,正能量,996,佛系,单身狗,雨女无瓜,柠檬精,硬核,妥妥的。
- 男女搜索关键词中,男性为小姐姐、ETC、不忘初心,女性为口红、网红、吃瓜。
- 北方搜索热词为海淀家长,普惠,新能源;南方为垃圾分类,冲鸭,智能家居。
当天,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以视频的形式做了微信公开课PRO演讲,他在演讲中针对隐私的出让,信息获取的被动,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信息传播的快速,信息选择的困难、信息的多样性,搜索的困难等方面做了自己的分享。
在谈到隐私时,张小龙说:“从历史来看,科技越发达,个人隐私会越少。”他表示,比如精准广告和用户隐私其实是有矛盾的。“作为平台,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数据,什么该用,什么不该用,其实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也倡导同行一起重视这个问题。”他说。
谈到信息的多样性时,张小龙称,虽然头部大号会有最大的浏览量,但是在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年代,微信希望长尾的小号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张小龙在演讲中特别指出,回头看微信当年的失误之一是,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并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他强调道,“但我们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使得其他的短内容的形式没有呈现出来,那使得我们在短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张小龙补充说,这也是为什么他曾说公众号本身并不是为媒体准备的原因。
因此张小龙认为,相对公众号而言,微信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他对微信新版本做出预告,称微信的短内容一直是要发力的方向,顺利的话可能近期会和大家见面。“毕竟,表达是每个人天然的需求。”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