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 Mo
2012年8月27日

Phil Mo:关于突破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隔阂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传立中国媒介调研合伙人莫胜晖(Phil Mo)提出五大观点,阐述如何在目前纷繁杂乱的广告环境中更好地接触具有新时代观念的中国消费者。

莫胜晖,传立中国媒介调研合伙人
莫胜晖,传立中国媒介调研合伙人

1. 逆向思维

过去,中国消费者多数具有“绵羊思维”,他们习惯理所当然的被动接受信息。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消费者开始颠覆这种思维,逐渐在网络中畅所欲言。

消费者的声音也开始对品牌的营销策略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此,耐克在近期推出的“活出你的伟大”营销活动中提出:伟大不只属于那些巨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伟大。这个活动的推出也告诉我们:品牌已经不单单需要倾听普通人的心声,更要在广告中体现消费者的话语权和价值。

2. 打造喜剧之王

Y世代,也被称为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一代人,提倡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与六七十年代出身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Y世代消费者的特点是容易厌倦,他们向往有趣的事物,标榜新奇的生活方式。

比如,一家游戏运营商在近期一项测试中发现,Y世代的游戏玩家仅仅在3分钟内就会对游戏失去兴趣。这样的例子也说明,在一开始就能制造引人入胜的吸引点是品牌抓住这类消费者注意力的关键。

3. 寻求关注的消费者

过去,营销者们总是试图抓住消费者的目光来劝服他们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如今,不单单只有营销者希望抓住别人的眼球,

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消费群体也开始通过社交网络来增加自己的受关注度,希望粉丝能关注和喜爱自己,“求关注”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的流行趋势。因此,品牌也需要在社交媒体中更多的考虑到消费者的自我个性。

4. 从众心理到个性化的转变

中国拥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在历史演变进程中,“从众心理”开始被人们逐步淡化。

与其适应周边环境,新时代的中国消费者似乎更乐意突出自我。消费者的行为变革也使得品牌不得不放弃“大众化”的产品,转而提供更多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比如,中国男性护肤品市场也在近几年发生了很大改变。过去,男性护肤品仅有防晒类产品,而如今的品类则变得十分丰富,也涵盖了保湿和美白产品。

5.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中国

在如今的中国市场中,数字媒体的发展减化了传统的“阶级思维”。二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在接触流行趋势方面也不再受到地域的阻隔。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放眼世界(包括伦敦、纽约、日本、首尔),直接吸收这些大城市的资讯和趋势。

次级市场的消费者则更多地通过网络获取最新信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四线市场的消费者也能即时接触到最新的流行信息,甚至他们也逐渐开始主导时尚潮流。

来源:
CLS Communication 协作翻译 / Transl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CLS Communication
© Haymarket Media Limited. 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2天前

麦肯世界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吴姝离职

麦肯世界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吴姝离职,将前往品牌方工作。

2天前

2024年4月22日摘要:Moves and Wins

campaign 一周摘要 人事变动 快讯 大中华区 亚太区

3天前

思媒思智:2023年媒介比稿量减少11%

Ebiquity对COMvergence2023年中国媒介比稿最新数据分析,洞悉2023年易手和续约趋势,同时预测2024年比稿量将增加两到三成。

3天前

品牌吉祥物还有未来吗?

从麦当劳叔叔到东尼虎再到米其林轮胎人,品牌吉祥物曾经无处不在,深受爱戴。然而,现在他们都去哪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