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y Chan 陳詠欣
2015年6月29日

Cannes2015独家: 陈奕俊(百比赫中国CCO)谈设计奖评审心得

戛纳 - 今年“设计狮子奖”(Design Lions,请勿混同于“产品设计狮子奖”)共收到来自69个国家/地区的参赛作品2,409件,作为设计类评审团成员之一,百比赫中国首席创意官陈奕俊(Johnny Tan)在本刊专访中分享了他的评审印象。

wide player in 16:9 format. Used on article page for Campaign.

要点归纳:

  • 令人惊讶的是,今年角逐设计类奖项的中国作品寥寥无几,能称得上优秀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国的设计工艺一度享誉盛名,但如今大量精力都流向其他渠道,所以焦点放在了“更光鲜照人、更引人瞩目”的类别。对于设计类,原创性是一个重要的评审标准,而中国在这方面表现欠佳。Tan对此次评审的总体感觉是:中国作品总在试图重走以往获奖作品的老路,而不是有所创新。
  • 亚洲市场的代理商、广告主和广告新丁应转变思想:不能一味追求获奖,而应把关注力放在能够为文化带来真正影响力的作品上。有人或许会问,这不是一回事吗?实际上不是,他说道。一旦有了争金夺银的心态,你就会刻意关注哪些东西获奖了,然后几乎以一种学术研究的方式效仿往届获奖作品,最终走上仿照、复制的不归路。“哦,去年很多3D动画设计获奖,想必这类作品很受欢迎”——这种思维是断然要摒弃的,因为去年热门的东西,今年未必再流行。
  • 在数字大行其道的当下,动态图像(比如开场片头、电台频道识别)和空间装置当属“超炫超酷”的媒介类型,自然有表现的机会,但这一领域的潜在参赛方要么是没有意识到戛纳创意节设有相关类别的奖项,要么是根本就没有提交参赛作品。中国作品要在渠道或思路上做开创性的努力,他说。
  • 从某个角度来看,中国(整个亚洲)的创意人仍拘囿在一个小圈圈内,他表示。Tan注意到,那些国际创意同仁在生发创意上有“更多乐趣和激情”,因为他们不受获奖的驱使。如果哪天我们能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纯粹的广告创作”,而不是循规蹈矩地创作“获奖作品”,我们[中国创意人]就能成为真正的“游戏改变者”。

请听其他评委的审后印象:

回顾Campaign亚太团队2015 Cannes前方播报请见campaignasia.com/cannes2015,回顾Campaign全球团队2015 Cannes前方播报请见cannes.campaignlive.co.uk

 

来源:
CLS Communication 协作翻译 / Transl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CLS Communication
© Haymarket Media Limited. 版权所有
Topics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5小时前

星传媒体中国任命首席客户官

Marc Leclerc晋升为星传媒体(Starcom)中国首席客户官。

4天前

Burson任命Maggie Lu为中国首席执行官

Burson博雅集团任命Maggie Lu鲁畅为博雅中国首席执行官。

2025年6月26日

2025 Campaign亚太 40 Under 40 报名最后两周倒计时!

2025年第13届Campaign亚太40 Under 40 “亚太40位40岁以下精英” 报名已经启动。最终报名将于7月15日截止。

2025年6月26日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销量翻红,背后有何玄机?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逆袭如何破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其增长势头能否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