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Wilson
2014年11月19日

观点:‘交叉地带’创造品牌传播契机

Flamingo专家Alex Wilson认为:对品牌来说,现在是时候突破两极分化思维的拘囿了,在中国市场尤为如此。他们应将着力点放在‘中间地带’。

Alex WIlson
Alex WIlson

编者按:本文是Flamingo‘品牌交叉思维理念系列文章之一。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文章探讨并阐述了‘交叉’主题对于品牌管理者的意义——通过思维重塑解脱束缚,为品牌开辟新天地。‘交叉’理念为品牌开启了振奋人心的开放之旅,使他们不再依赖简单化的思维模式,而是追求更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新内涵。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品牌传播战略中应用交叉思维,以及这种思维如何能使品牌传播多姿多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做传播,我认为我们都太过依赖‘‘两极分化、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欠缺对‘‘中间地带的深度思考。

广义来看,广告行业(特别是我自己的洞察及战略团队)长久以来都认为世界处于二元对立。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这种思维会对认知产生特定影响,包括我们的组织方式、创想的评估方式(数字VS传统、线上VS线下、功能VS情感、用理解来衡量创意等)。

这种二元论的世界观已经深深固化我们的概念框架,影响着我们的创造和思维,以及我们表达人物、品牌和文化洞察的基本架构。

广告业是乐于拥抱变革的行业,我们也倾向于痴迷‘新事物’所蕴含的可能性。对我们来说,二元对立思维是方便我们建构框架的一种工具。在此基础上,我们得以应对人、文化、品牌等大概念的转变,并能跨越时空阻隔做出快速而明晰的类比。而且,它还具有‘简单化’的强大力量。对我们而言,‘简单化’是进行构思和展示创想的最终指导思想。

试想在一场会议中,用一张幻灯片展示世界如何‘从’一种格局‘走向’另一种格局(我们的构想是:这种变化既具非连续性又具戏剧性)。

再试想广告策划中如何解决一个创意所富含的二元矛盾。对实力强大的广告代理商来说,这种调和矛盾的过程能够激发出色的创意和优秀的作品;但通常,我们会借助隐喻手法,简单重申原始问题/解决方案的矛盾,绕开着实能激发灵感的步骤——探究‘矛盾’本身。

我发现了这种思维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种偏执的二元思维——或至少是对‘极端对立’思维的过度依赖——会导致我们对工作懈怠、对文化想当然。

就最乐观的一面看,我们可以从调和矛盾的过程中习得‘炼金术’,最后得到顿悟。但通常我们都止步于矛盾矩阵的交叉点,以之作为创作的捷径,从而陷于过度简单化或似是而非的糟糕境地。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品牌对立思维在中国市场的体现——对集体VS个体、都市VS农村等概念死板而又误导性的类比。

(国际)新闻媒体可以说是给中国冠以‘极端化’和‘两极化’标签的元凶。不妨看看频现报端的视觉主题——规整架构VS杂乱无章,传统建筑VS摩天大楼,金融盛世VS破产倒闭——无不充斥着二元对立的导向。

不论作为国家还是作为概念,中国本身就是多元化、不简单的代名词,其坚定不移的现代化进程排斥死板固化的历史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因此,在中国做传播,制造轰动和采取‘非黑即白’的简单策略要比‘刨根问底’探究故事复杂性来得容易。

广告圈崇尚理念简单化。但我要说的是,在文化理解上,我们不能流于简单的回归或还原。广告行业通常有犯第二种错误。

质问时代精神

在中国工作,我对许多代理商(包括调研代理商、广告代理商以及——或许是最令人堪忧的——研究创新和‘趋势’的代理商)的思维感到不解,他们对文化的认识太过单一,仅将其视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作为一种观察,这对游走于亚洲大都会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种战略,它同样模棱两可。在阐述(或力证)自己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所谓‘距离’的认识上,我们都不愿倾注太多的时间。

当我们依赖两极化来推动思考时,我们还是太过关注极端的一面,以至于无法找到想要的答案。我们天生的认知反应是妥协,因此我们最终会在概念上妥协。我们太容易通过新鲜怪僻的词汇(例如‘新传统主义’)来重构‘过去的未来(the future as the past)’,或是沉迷于将‘怀旧’视作多愁伤感的吸引力。我们炮制出一些‘恶俗’的术语,比如‘儒家创新’,以及为人津津乐道的设计趋势——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我们探索‘中间地带’的动力日渐匮乏,就像危机一样不断加剧。开发‘中间地带’对奢侈品牌来说愈发重要,因为他们能够在当代主题、工艺、进步等话题上与中国受众成功挂钩。

我们常常缺乏语言和时间来表达并探索‘我们的时代精神意味着什么’,但我想,带着更大目的性来提升自己的认识论是一项十分关紧的任务。

例如,过去几年,作为一种对理解亚洲时代精神颇为有益的理论,元现代主义(metamodernism)批判理论在我们看来充满新奇——因为它是基于对‘两极间震荡’的一种探索。虽然‘元理论’或‘中间理论’不会引导我们趋向更为具体的答案,但它会激发我们全面深化思维。

现在需要从内定义文化,而非只是通过文化的对立面或文化本身的合并来定义。我们需要倾注更多时间来探索时代精神。

定义受众

营销商痴迷于以‘非连续’和‘相互对立’看待中国几代人,这种所谓的‘平衡’在PPT图表上很有表现力。但这同样会导致夸张和过度反应,从而无法识别各年龄段之间微妙的协作和轻度的重合。

随着90后一代成为品牌关联的‘受众’,我们发现,在对这一群体的了解和分析上,许多品牌都受到‘我们VS他们’的困扰。了解老年人和年轻人可能如何相处,比真正探索一代人的思想和感受更具代表性。

尝试、个性、表达——这些都是影响认知90后一代的老套标签。考虑到此类属性深深烙印于每一代人典型的人生阶段,是特定文化中特定一代的符号标志,对它们的认识更像是起点,而不是答案。

在最近一项调研中,我们努力探索这代人并得出结论:相较于众多年轻人/趋势代理商所声称的,90后在生活诸多方面对前辈人的看法没有那么极端。我们发现,他们这一代人比广告主和品牌商经常描述的要更复杂和微妙。总而言之,通过探索‘灰色区域’——中缝和交叉地带,我们为传播、新产品开发、甚至新商业模式等领域的客户带来了更全面的机会。

至于代际问题,我们的调研和洞察发现,受众变得更加松散。我们经常看到将‘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作为目标受众的广泛说法,这种称法是一种非正式的统称。我们需要倾注更多智慧和时间来思考,从而定义、证明并了解这一模糊的受众群体。可以说,我们需要新的词典来定义何为‘中间’。

这些交叉地带蕴含着创造力。性别是‘传统’和‘现代’间矛盾的一个蹩脚话题,比如母亲们不希望在现代辣妈和传统慈母间做出选择。她们想二者兼得。

由此来看,‘交叉地带’是竞争高度激烈的区域——其不是我们简单重申对立矛盾的地方,而是需要处理多方信息、视觉资源和内涵意义,从而达成微妙文化理念的地方。我们之前曾为客户构想一位博学女性,这促使我们了解了现代女性的全部特征。在这个实例中,相较于妥协或对极端的陈词滥调,赋予‘交叉地带’内涵意义和细微差别能够创造更多机会。

在一篇涉及面有限的观点类文章中,我们如何才能概述‘交叉地带’怎样成为中国品牌战略家手中的有用思想武器? 这一理念有哪些应用?

我看到很多力图表述当代中国受众及其价值观的见解——对立思维的便利捷径有胜于‘交叉地带’的细微差别。在旅行中,团队与个人的差别;在奢侈品行业,地位与知识二分法的PK;在零售业,线上与线下的问题。所有这些领域都指向一点:启用新词汇、新思维、新表达的时机已经成熟。

Alex WilsonFlamingo上海联合创始人兼总监

来源:
CLS Communication 协作翻译 / Transl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CLS Communication
© Haymarket Media Limited. 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2小时前

星传媒体中国任命首席客户官

Marc Leclerc晋升为星传媒体(Starcom)中国首席客户官。

4天前

Burson任命Maggie Lu为中国首席执行官

Burson博雅集团任命Maggie Lu鲁畅为博雅中国首席执行官。

2025年6月26日

2025 Campaign亚太 40 Under 40 报名最后两周倒计时!

2025年第13届Campaign亚太40 Under 40 “亚太40位40岁以下精英” 报名已经启动。最终报名将于7月15日截止。

2025年6月26日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销量翻红,背后有何玄机?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逆袭如何破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其增长势头能否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