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jamin Li
2013年8月20日

Pret A Manger不做广告一样能把品牌打造得有声有色

香港 - 一家快餐连锁店如何不做广告也能发展地有声有色,在香港这样一个竞争残酷的餐饮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李若蓝:Pret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李若蓝:Pret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或许Pret A Manger的发展之道能给我们一点启示。Pret A Manger是一家有着27年历史的英国快餐连锁店,不仅在香港的业务蒸蒸日上,更计划明年进军大陆市场。Pret A Manger主营早餐、午餐和下午茶餐,并不供应晚餐,面对主营晚餐、在广告上挥金如土的同业竞争对手,Pret A Manger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截至目前,Pret A Manger在英国有250家分店、在美国有50家分店、在法国有6家分店、在香港有13家分店,并计划于2014年落户上海。

Campaign Asia-Pacific近日走访Pret A Manger位于中环中心的分店,采访了Pret A Manger香港商务总监李若蓝(Yumi Li),听她解读Pret A Manger的成功之道。李若蓝(图)称自己为“Pret的孩子”——早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读经济学时就在Pret A Manger打零工,至今已在这个大家庭11年有余。

“上大学时我就是Pret(Tottenham Court Road分店)的常客,我对Pret的印象始终是‘新潮、低调’——作为品牌,它很时尚;但在营销推广上相当低调,主要靠口碑传播。”

加入Pret A Manger后,李若蓝从厨房最底层做起,学习如何制作三明治,一年之后,她如愿以偿地加入营销团队,事业上步步攀升。

香港是Pret A Manger重要的亚洲市场,三年前(2009年),李若蓝在老板的建议下转战香港。她原籍就是香港,一口流利的粤语使她的工作如虎添翼。

目前,李若蓝不仅执掌食品和营销,还负责供应链。

为何选用Pret A Manger这个名字?

Pret A Manger原是伦敦汉普斯特德一家餐馆的名字,后来这家餐馆破产了。创业之初,Metcalfe和Beecham(创始人)在公司名称上有两个选择:要么付15英镑买下一家破产公司的名称,要么付300-500英镑创立一个新公司名。

Pret A Manger是法文,意思是“随时有得食”。大多数伦敦人都懂一些法语,所以不难接受这个名字。

这个名称在香港行得通么?

香港顾客总把我们误认为“Pret a Manager”,认为我们是一家非常高端时尚的餐厅,一家专为企业高管和经理提供美食的餐厅。虽已经进驻香港11年,仍有很多顾客致电查询分店地址时这么问:“最近的‘Pret a manager’餐厅在哪”。

为何将香港作为开拓亚洲市场的第一站?

我们于2002年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开设第一家分店,正式进入亚洲市场。那时,香港仍是英国殖民地,经济蓬勃发展,外籍人口相当多,对于英国企业来说,进驻香港是安全的赌注。现如今,美欧企业都将目光都集中于中国和上海。香港与中国血脉相承,因此,将香港作为进军亚洲市场的第一站是情理之中的选择。

Pret A Manger不做任何广告或市场宣传么? 为什么?

我们绝不做任何传统广告,而是更愿把钱用来改善顾客的店内体验,确保产品品质,提高员工福利。若能建设一支开心的团队,他们就乐于为顾客提供热情、开心的服务;若是顾客对服务满意、开心,他们就愿意再次光顾。

我们的每一家分店都是Pret A Manger最好的广告招牌。我们在伦敦有百余家分店,每家分店都是品牌的活广告,特别是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分店。

不过在香港,情况大不相同,毕竟我们的规模还比较小,但我们非常尊重香港顾客的饮食习惯。

香港顾客与英国顾客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香港顾客更多关注媒体报道和论坛评论。随着Pret A Manger努力融入本土市场,我们意识到需要借助专业公关公司,如LikeLike(Pret A Manger在香港市场的公关代理商)的力量开展媒体公关。但这不会改变我们的策略和初衷,我们依然不会打电视广告或做其他推广。

对英国顾客来说,午餐是个人的事,一般都是到快餐店买好带回办公室独自吃;但对香港顾客(甚至是久居香港的外籍人士)来说,午餐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大家常常三五成群的一起用餐。为迎合本土市场的喜好,我们会有更多分店提供就餐座位,特别是位于像铜锣湾利园这样时尚高地的分店——迎合香港消费者对下午茶餐的巨大需求。

香港消费者乐于尝鲜,喜欢多姿多彩。每有新品推出,总是跃跃欲试。不过,他们对新品的热度也只有两三周,过后会一如既往地寻求新鲜事物。英国消费者则更偏爱固有的饮食习惯,他们可以整个星期同吃一款鸡肉牛油果三明治或公司三明治,要他们尝试新口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他们接受更是需要5-6个月的时间。

香港消费者在饮食方面非常挑剔。你们会像麦当劳或肯德基那样,为迎合本土市场研发新品么?

其实我们是很幸运的,不论做什么都有很多选择。我想没有人会一成不变地每天都吃三明治,多姿多彩是香港人的饮食习惯。

不过,我们努力在做的是:如果他们想吃新鲜、美味、健康、超值的三明治,我们则是首选。

过去,香港人偏爱吃米饭和点心(这也是我们倾向于提供的典型午餐),但现在更注重健康、平衡的饮食,在这一点上,我们依然是香港顾客的上选。

香港商铺的租金非常高。大多数Pret分店都集中于港铁车站和高街商业区,晚间时分就打烊了。请问,不经营晚餐业务是否会影响Pret的生意呢?

我不会说三明治适合用作晚餐。我们的主营业务是早餐、午餐和下午茶餐,所以一清早就开店营业。这种商业模式运转良好,顾客自排队起60秒内就能享用到我们的新鲜美食。总的来看,我们服务的顾客人数是竞争对手的三倍。以位于国际金融中心的Pret分店为例,我们每周服务的顾客人数达18,000人。在不供应晚餐的情况下,这一数字非常不凡。

在选址上,毗邻写字楼的商铺是首选,这是我们捕获早餐业务的关键——因为不论多么美味,人们总不会大老远地去吃早餐。所以,初期阶段我们主要围绕港铁车站开展外卖业务,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其他区域并发展为咖啡厅风格的门店。

与时装行业一样,美食的流行趋势变化也非常快,我们要始终走在市场的前沿,不断到世界各国采集新的美食创意。

来源:
CLS Communication 协作翻译 / Transl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CLS Communication
© Haymarket Media Limited. 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2天前

星传媒体中国任命首席客户官

Marc Leclerc晋升为星传媒体(Starcom)中国首席客户官。

2025年6月26日

Burson任命Maggie Lu为中国首席执行官

Burson博雅集团任命Maggie Lu鲁畅为博雅中国首席执行官。

2025年6月26日

2025 Campaign亚太 40 Under 40 报名最后两周倒计时!

2025年第13届Campaign亚太40 Under 40 “亚太40位40岁以下精英” 报名已经启动。最终报名将于7月15日截止。

2025年6月26日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销量翻红,背后有何玄机?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逆袭如何破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其增长势头能否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