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Tan
2012年5月17日

智威汤逊调查显示:新、中、美年轻人不胜社交媒体之扰

新加坡 - 智威汤逊新加坡一项调查显示,虽然营销商将社交媒体作为绝好的机会,但至少一些年轻人开始将其视为工作及个人生活的压力之源和负担。

智威汤逊调查显示:新、中、美年轻人不胜社交媒体之扰

调查发现,新加坡、中国和美国超过一半的年轻人认为与所有社交媒体保持同步是一项非常耗时的事。他们还承认在社交网站上浪费的时间对他们的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他们甚至感觉社交媒体为他们带来了更多压力,而且对这些社交媒体的管理已经变得相当繁琐。

“年轻人的网络社交极为广泛,这种前所未有的社交义务开始让他们感到厌烦,”智威汤逊新加坡公司董事总经理Angus Fraser表示。“他们认为自己不得不查看并“喜欢”朋友上传的照片和其他状态更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他们与朋友保持同步并且很关心朋友。”

这项问卷调查开始于二月初,借助了智威汤逊专门的在线调研工具——SONAR。共计采访900名年龄在18至26岁间的年轻人,中国、新加坡和美国各300人。调查对象中一半已经工作,一半还在求学。

根据调查,45%的新加坡年轻人在课堂上和听讲座时访问社交网站,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青少年在午夜醒来时会登录社交网站,而14%的中国年轻人表示他们会在开会时悄悄浏览社交网站。

社交媒体甚至侵入了他们的爱情生活。所有三个国家均有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约会时(13%)、与伴侣在床上时(11%)以及亲密时刻(7%)访问社交媒体网站。美国人尤其擅长在穿衣(29%)和打电话(35%)时浏览社交媒体网站。不足为奇的是,所有受访者中有40%表示,过多投入社交媒体已导致他们与家人、朋友或另一半产生冲突。

不用说,所有这些社交网站也给他们的工作敲响了警钟。三个国家中已就业的年轻人中有近一半表示,他们会因浏览社交网站开会迟到。在中国,这个比例则高达59%。

尽管有这些发现,但停止使用社交网站并不是一种选择。超过一半的年轻人表示一直与社交媒体保持联系让他们感到很有压力,其中60%的人表示他们的朋友经常当面邀请他们登录社交网站查看他们发表的照片和评论。超过一半还感觉自己有义务对朋友发表的照片和状态更新表示支持或进行评论。中国人尤其认为自己有义务评论朋友的更新内容(68%)。如果没有及时回复社交网站上的消息,已工作的美国年轻人最容易产生负罪感(53%)。

新加坡年轻人的回复速度最快,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半数以上的新加坡年轻人至少每隔几小时就收取一次通知。

当然,他们也有悉心维护网上形象的压力。中国的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站来提升自己的形象,67%的中国年轻人表示他们在社交网站上的个人资料图片看起来比现实中更具有吸引力,持有同样看法的美国人和新加坡人分别只有35%和53%。

沉浸在社交网站中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压力和疲劳。三分之二的中国年轻人认为对社交媒体的投入太过耗时,57%的人感觉比一年前压力更大。

已工作的年轻人容易因社交媒体产生嫉妒情绪。有57%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时候他们对其他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资料感到嫉妒。而55%的人则表示在社交媒体上查看别人的生活状态后对自己感到很失望。

在中国,已工作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尤其在出色工作和拥有幸福婚姻方面:65%已工作的中国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对与社交媒体一直保持联系感到很大压力,这种压力明显高于美国和新加坡的年轻人。此外,62%的人则对要在社交网站上显得诙谐机智感到压力重重,58%的人则认为社交媒体义务是他们的压力来源。

为响应需要安静的消费者的呼声,智威汤逊新家坡和雀巢联合推出了“奇巧社交媒体解脱插件”。该插件是业内第一种此类工具,在用户的电脑桌面运行,可以自动“喜欢”他们朋友在Facebook上标记的照片,自动分享朋友在LinkedIn上发表的文章,以及对他们在Twitter上标记过的消息(诸如“我想知道更多!”以及“我们见面聊聊吧”等)自动发表简短快速的回复。

来源:
CLS Communication 协作翻译 / Transl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CLS Communication
© Haymarket Media Limited. 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2天前

星传媒体中国任命首席客户官

Marc Leclerc晋升为星传媒体(Starcom)中国首席客户官。

2025年6月26日

Burson任命Maggie Lu为中国首席执行官

Burson博雅集团任命Maggie Lu鲁畅为博雅中国首席执行官。

2025年6月26日

2025 Campaign亚太 40 Under 40 报名最后两周倒计时!

2025年第13届Campaign亚太40 Under 40 “亚太40位40岁以下精英” 报名已经启动。最终报名将于7月15日截止。

2025年6月26日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销量翻红,背后有何玄机?

BRAND HEALTH CHECK: 阿迪达斯在华逆袭如何破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其增长势头能否延续?